文/愛麗絲 「後來我終於找到堵住我媽的辦法了,」貝殼放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林大涵過去很愛蹺課,媽媽總叨念要他好好坐在教室聽課,「如果是十六小時的課,我可以讀完八本書欸,我不覺得這樣收穫會比去上課少,」停頓了一下,林大涵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雖然我也沒有真的都拿那些時間來看書啦!」 話雖這麼說,林大涵…
賴儀婷在2015年出版了《背著吉他靠近你》,書中寫著身為社工背景與音樂交織的故事,並收錄十幾首歌曲,她形容:「不斷遇見人們勇敢活著的樣子,使我深深著迷」,因此持續用音樂創作與人連結。 此次賴儀婷選擇以募資的方式,讓人們一同參與新專輯的出生,並連結回自己的生命而思考:「人生是一趟單程旅行,永遠無法回頭…
文/何宛芳 在台中央放上一支黑色牛奶箱,捻著一支白花一腳蹬上箱子,擺好姿勢。阿曼達‧帕爾默(Amanda Palmer)在 TED 舞台上的那一刻,重溫了數年前自己擔任行動雕像的時光…… 對很多人來說,那是他們與阿曼達‧帕爾默的第一次接觸,但對另一群人來說,帕爾默卻是他們追隨許久,再熟悉不過的社群名…
編譯/陳慧敏 美國 Kickstarter 又出現超詭異募資計畫!兩位型男,一位自稱是全球圖書(Globo books)總裁,睥睨斜眼看人,自負又勢利,另外一位感覺就是位狗腿下屬,兩人抨擊獨立 Nouvella 出版社專出小書,嚴重傷害美國偉大文學,他們現在要號召群眾募資,買下這家出版社的的新書來燒…
我們或許一點也不難想像,有一天我們家裡的空調、冰箱、電視、洗衣機、洗碗機等等,出門時代步的汽機車等等,全都裝上了像今天的智慧手機一樣的裝置,還有工廠的所有機器和商場的所有購物車也一樣,它們能夠進行精密的計算,並且利用無線網路互通資訊,讓我們過著極為有效率的生活,以最少的能源做出最大的生產。不僅如此,…
Photo from Flickr by david pacey 文/約翰.默頓 我在1980年代時投入創投產業,當時在英國,創投還算是個利基市場,尚未完全成形。由於當時還沒有固定的投資模式可供參考,我們這些早期創投家必須努力想出辦法,讓市場上的每個人都可從創投工作中受益,從提供資金讓我們操作的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