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秒讀 道德上,我們可以反抗打人的警察嗎? 發表於 16 10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 賴天恆 妳的朋友跑去抗議。抗議的內容搞不好是為了臺獨,搞不好是為了統一,搞不好是為了紅花不夠紅、綠葉不夠綠,搞不好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國文課本等級的廢文。不管如何,他在直播,但手機快沒電了。他請妳拿個行動電源給他。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一句「你還是失敗了啊!」抹去所有努力,無論如何表現都達不到父親的標準。 發表於 27 11 月, 2017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黃之盈 當講師多年的他,學生常傾心於他的風趣幽默、妙語如珠。但當他回到家,卻像個不會講話的木頭人。 「你不是都跟學生談笑風生,為什麼在我面前就變成啞巴?」 「我哪有?」 「要你開口很難嗎?你有什麼毛病?」 砰,他把門用力一關,轉身出去。 每一次,當太太說他有毛病,他就很難受,他也是有自尊心的啊。他到車庫開車,頭也不回。 不准有意見的男孩 完整文章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科學素養」並不是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而是⋯⋯? 發表於 23 10 月, 2017 By 朱家安 Photo Credit: Unsplash 人有義務要學科學嗎?這樣問好像有點奇怪,因為在現代,要叫人學科學,我們似乎不需要動用到義務:醫學、理工和生物科技如此熱門,顯示了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市場優勢。然而即便如此,台灣似乎也沒有成為科學精神瀰漫的社會,我們在臉書和line上分享經過媒體扭曲和誇大的「英國研究」,在各種攸關生活品質甚至生死的議題諸如美容、食品、保健,我們則往往面臨偽科學的威脅。 完整文章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義務教育究竟該教什麼?從公民責任出發 發表於 26 9 月, 2017 By 朱家安 Photo Credit: Pakutaso 任何關於教育的爭議,不論是文言文、多元性別、本土意識,還是建構式數學,在正反多方論戰之餘,總有人提出「得要回到教育的目的來看,才知道什麼內容恰當」。我完全同意這個主張:教育政策是為了達到特定好目的的工具,要知道教育應該怎麼做,得要知道辦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上述教育爭議,是出現在國小至高中。這個階段在過去分成兩個部分: 國民基本教育 其他(中等教育、為了上大學準備的銜接教育)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