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秒讀 用一輩子做好一件事,高溫淬鍊的職人精神 發表於 24 2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出版社提供 文/doed 採編團隊 「如果怕燙就不要來打鐵。一打下去火花到處噴,過去打鐵的師傅拿小槌,燙在肚子,我們拿大槌的都燙在手。」──張秀榮,71歲,傳承第二代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台北文學季】文化狂飆、政治氛圍,以及油墨氣味──台北三市街 發表於 7 3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陳采瑩繪圖 文/呂佩珊 「老台北」,這三個字近年來頻頻出現在各式介紹台北的文章,似乎藉由拉開時間距離,就可以在這座忙碌的城市中捕捉到一縷悠然氣息,為緊繃的生活帶來些許緩解。但老台北在哪裡?又要如何才稱為「老」呢?「老」與「新」或許難以三言兩語說清楚,但順著歷史脈絡,我們或許可以稍為窺探昔日台北的風情餘影。 完整文章
專訪 一般人沒注意到的地方,正是讓人認識城市全貌的關鍵──邱翊談《台北城市散步》 發表於 4 8 月, 2017 By 犁客 文/犁客 「幾年前就有出版社找過我們,想要做旅遊書;」邱翊說,「我想了想,那也不是做不到,只是畢竟是第一本書,我還是想先好好地解釋我們在做的事、我們的理念。」 完整文章
雜誌精選 推著父親半世紀的涼粉攤 聽萬華老仕紳說在地庶民故事 發表於 13 7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古早味涼粉擺攤的地點在曾是臺北第一街的萬華貴陽街,常常早上十點開賣,一個鐘頭就被掃購一空。(圖片授權/小日子享生活誌) 撰文/鄭雅文 攝影/簡子鑫 記得很小的時候,一大早就能聽到我爸推著涼粉車,「叮叮叮」穿過萬華的大街小巷。周圍的小朋友一聽到這個聲音,就衝去跟媽媽拿錢,說要吃涼粉,有時候媽媽給得晚了,爸爸的涼粉攤一溜煙就不見,大家只好匆匆下樓,追著他跑。長大後聽老顧客說起,才知道除了「涼粉伯」,我爸爸還有另一個外號,就是「鐵腳伯」。 爸爸在 67 完整文章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故事‧說書】如果百年前,一個文青──《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 發表於 4 5 月, 2016 By 說書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Richard, enjoy my life! 文/吳亮衡 本文與【故事‧說書】合作刊載 說到「文青」,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圖像會是什麼呢? 是像唐伯虎那樣風流倜儻的吟詩作對? 還是像呂赫若一般,同時擁有俊秀的外表以及令人欽羨的文采呢? 完整文章
專欄, 黃子欽的設計嘴,泡 【黃子欽的設計嘴,泡】就是有趣跟好玩吧,要不然為什麼要做?──與插畫家王春子對談(一) 發表於 28 10 月, 2015 By 黃子欽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蔡仁譯;作品提供/王春子 2007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