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需要做很多功課才能讓母女找到共同話題

文/布蘭蒂‧萊麗;譯/梁若瑜 一位媽媽的故事 得知自己即將成為人母的那一刻,我對當下情景記得非常清楚。我淚流滿面,當時我自己的母親也在場,我告訴她:「我要當女兒這輩子最好的朋友!」十多年後的今天,我想這個承諾,我信守得相當不錯。 我知道我媽媽已經盡力了。她結婚生子時年紀還很輕,撫養我長大的同時,她自…

最容易引發負面情緒的說話方式,不是質疑或謾罵

文/金芝英;譯/張鑫莉 在幼稚園擔任老師的教職生活時,有一個完全接受媽媽管控行動的七歲小男生,雖然這位媽媽堅信孩子一定會像在家裡那樣,表現出遵守秩序的樣子,但事實卻不然。孩子在學校裡,不僅有很嚴重的攻擊性,而且不會考慮對方的感受,時常說出傷害同儕的話……等,這些都是很明顯的缺乏社會化的行為。透過和父…

「只要你好好用功讀書,爸媽就會愛你!」請小心,這會是一句危險的話⋯⋯

文/陳志恆 在一次親職教育講座後,一位家長上前與我討論孩子學習的事。他告訴我,孩子剛上國中,在學習上投注許多心力,甚至犧牲睡眠,卻效果不佳。由於孩子時常晚睡,她非常擔心孩子的身體發育狀況。 我既心疼又驚訝地說:「一天只睡六小時,對一個青少年絕非有益的生活習慣。他究竟是怎麼用功的呢?」 「他從小有注意…

以對話,還給生命本有的力量

文/李崇建 二○一六年開始,我構思著兩本書,關於「對話」與「閱讀」。 在這個資訊充斥、權威解構的年代,我發現甚多人不懂「對話」。無論是父母、教師、職場、銷售員、主管、員工……都需要透過對話聯繫彼此,甚至發展與整合創意,但是對話卻是一件困難的事。 因為成長背景之故,我的性格孤獨,很長一段時間,我不懂得…

改變母女間「刻意不直說的話」與情緒盲點

女人一生會經歷許多身份,最初影響她們性格的角色是「女兒」;而讓她們百感交集,完整感受到存在意義的是成為「母親」。 但世上那麼多曾是女兒的媽媽,為什麼始終不能理解女兒的想法?──答案就在:那些說出口與說不出口的話 「如果在幾年前問我,我會說我花了一輩子在逃離母親。如果現在問我,我會說我花了一輩子,試圖…

學習用Yes的方法,向孩子說NO!溝通方法對了,親子關係自然好

文/楊俐容 曾經在一場親職教育座談,聽到一位爸爸提出問題,他說:「我們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不斷收到像『破壞親子關係的一百句話』這樣的資料,也很認真研讀專家們提出來的育兒理論、學習『如何尊重孩子、和孩子溝通』等,為什麼沒有人給孩子相對的資料,也要求他們學習如何尊重父母、和父母溝通,了解父母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