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往往對於生育有很正面的看法,認為生小孩是好事該鼓勵。如果你明明懷孕了卻不打算懷孕到底,則不負責任。延續〈身為胚胎,我寧願出生在一個能自由墮胎的社會〉的非主流看法,以下我將說明這種觀念並不公平,高估了「生命存在」這件事情本身的價值,並讓人類更容易陷入不好的處境。 一致性的論證 假設有一根魔棒,…
文/里奇.卡爾加德;譯/林力敏 研究指出,年紀和經驗其實能提升神經連結和認知能力,我們隨著年紀的增長會變得更聰明、更有創意。與矽谷的迷思完全相反,年長員工也許會比年輕員工更能幹、更創新,也更擅長合作。有些人認為,認知能力在年輕時就會達到高峰,之後每況愈下,或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貝婁在小說《洪堡的…
文/哈拉瑞 我們完全無從得知,2050年的就業市場會是什麼樣子。一般同意,機器學習和機器人將會改變幾乎所有工作,從製作優格到教導瑜伽都無法倖免。但談到這項改變的本質及急迫性,各家觀點也就眾說紛紜。有些人認為,只要十年到二十年,就會有幾十億人成為經濟上多餘的存在。但也有人認為,長遠看來,自動化的影響也…
德拉伊斯瑪(Douwe Draaisma)是荷蘭的心理學家,在《懷舊製造所》裡,他從一個有趣的問題出發,介紹心理學上關於人類記憶的各種發現。 在199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德國作家葛拉斯(Günter Wilhelm Grass)曾接受記者訪問,談他即將出版的自傳《剝洋蔥》,年近八十的他提到:「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