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希望七、八十歲時還在想人生功課沒做完,我想要現在開始玩。」──專訪曾寶儀

文/犁客 「書真的很重。」曾寶儀說,「我有一陣子住在香港,因為香港書店不多,所以我帶了很多台灣的書過去,後來要搬家時,書多到我發現與其用寄的,不如多花兩張機票錢、找兩個朋友來幫我搬書,這樣還比較划算。」 曾寶儀近年較為人知的身分可能是主持人,更早一點認識她的話,會知道她也是演員、發過唱片,事實上,她…

用喜歡的事物來練習認識自己、表達自己

文/曾寶儀 第1 堂 情緒 說話是人的本能,但「把話說好」以及「表達」與「溝通」,需要練習。 當我們進入到一個陌生環境,例如入學、進入社會、進新公司、加入一個新團體…… 我們常常想急著表達自己,在說話之前,還沒思考接下來說這段話的目的,話就衝出口了,結果往往會覺得自己說錯話,在心中後悔不已: 「我講…

《天河撩亂》的整理與再版:歲過花甲,他重新檢視中年時的臨終之眼。

文/吳繼文 時間可以極溫柔,也可能極暴力,端看你正在什麼樣的時間中。 時間也不僅僅是抽象刻度的產物,或是鐘錶上的那些有形有聲的分分秒秒;很多時候它更像是一個沒有明確邊界卻又有表有徵的「場」。 比方我們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他者的存在(或者從「我即世界/世界即我」開始分裂為「我與非我-世界」),也許就是我…

【書店連線】:重拾「第一人稱」身份,旅行發現最真實的自我。閱樂X陳文玲X游智維

文/程小珍 我們都是一個人加上另一個人的長相,時間的牆,從他們的手掌到我們的肩膀,流浪星光,代替著那麼多眼神對我說話。早點回家,早點回家… 今天的閱樂,空氣充滿普羅旺斯薰衣草的香味,伴著蘇打綠《早點回家》的優美旋律迴盪在耳邊,這場由游智維策展,陳文玲教授主講的「越旅行越裡面」,深刻地把我們帶到她所去…

朱平:未來需要的是快樂的人才

文/朱平 沒有人可以改變你,除非你自己決定要改變;真誠坦然地面對自己,不再找藉口、理由,自己的命運自己創造。你不可能做任何想做的事,所能做的僅是成為一個明天比今天更好的自己。 最近有機會與一群年輕人分享我的學習及成長過程,然而因為時間關係,沒能提供完整的答案。我的故事,是因為我的個人特質及身處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