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秒讀 為什麼討論別人的問題很明智,自己的問題卻老是想不清楚? 發表於 31 5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exels 文 /伊森.克洛斯 ; 譯 /胡宗香 在二○一五年的一項研究中,我們給參與者看一道難題,請他們預測未來會如何發展。我們請一組參與者想像伴侶對他們不忠,另一組想像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朋友身上。我們以這種實際情境的方式來創造心理距離。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心煩難過找閨蜜倒垃圾,為什麼變成火上加油? 發表於 31 5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exels 文 /伊森.克洛斯 ; 譯 /胡宗香 我們沮喪難過,感覺脆弱、受傷或難以承受時,會想發洩情緒,得到安慰、認同與理解。這提供了立即的安全感和連結感,滿足我們想要歸屬感的基本需求。因此,當我們陷入負面的內在對話時,第一個反應通常是透過他人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辨識你的感覺,幫助你更了解自己 發表於 19 3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麗絲.范.薩斯特倫、史黛西.科里諾;譯/周家麒 理智也許會讓人感到困惑,但情緒永遠不會撒謊 ──羅傑.艾伯特(Roger Ebert) 已故電影評論家、普立茲獎得主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同溫層有存在的必要,卻也容易讓我們誤判世界 發表於 11 12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visualhunt 文/柔依.弗瑞德-布拉納、亞倫.M.葛雷澤;譯/許恬寧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負面選戰其實很有用?因為它成功讓你對選舉感到厭煩了 發表於 5 10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陳方隅 當我們覺得選舉令人厭煩而不想參與公共事務,政治人物就已經達到目的了 「市民期待的是一場政策討論的良性選舉,大家聚焦市政議題理性論辯,來爭取選民認同。希望從此刻起不要再有抹黑、不要再惡意攻擊、不要再人格抹殺。」──這段話是 2014 年 6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心理學除了有「習得性無助」,其實還有「習得性樂觀」 發表於 2 9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Karim Irnasie 文/劉軒 你是否常常對生活感到「無助」?其實,我們並不是一出生就無助,而是點點滴滴的小挫折和放棄,讓自己越來越悲觀。幸好我們可以透過練習,一步步拾回樂觀的心態,跳脫成見。 既然每個人看世界的方式都不同,那這些「不同」又來自於哪裡呢?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當我們能夠懂得尊重他人的傷心,我們同時也是在尊重自己的痛苦 發表於 17 3 月, 2017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宋尚緯 在大家看這本書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說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有關吃藥。 我第一次吃身心科的藥物是大學的時候,那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吃。後來我描述這件事情幾乎都是這樣說的,「我不吃藥是因為那會讓我感到一切都失控著,即使看起來是好的,我在藥物有效的時候不會傷心了,也不會再做出很多傷害自己的事情了,但這件事情是這樣的──那是那些藥物跟我交換的人生,不是我的人生。」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