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購物就是一種心靈上的治癒

文/筆子;譯/洪于琇 人為什麼會這樣拚命買東西?我認為背後有這些因素: 覺得「越多越好」的心靈貧瘠 我們活在大量生產和消費的現代社會裡,自然而然地深信「擁有的東西越多越幸福」。無意中養成「物品減量代表寒酸、貧乏和危險,大量擁有等於豐饒、富庶和安全」的價值觀。 因此,人們總是習慣找理由添購新東西,增加…

【讀者舉手】拉長購物欲望的結帳紙──讀《用數據讓客人買不停》

文/翁玉玲 《數據讓客人買不停》一開頭那一張網路瀏覽足跡圖讓人印象深刻,在疫情嚴峻之際,網購運作更加蓬勃,各家業者為了掌握消費者喜好無不絞盡腦汁,數據分析是常見的方法,否則,有些人將購買欲望多隱藏在網路商場這樣的案例將會時常顛覆行銷人員的預期,為調適人性多變的反差和轉變,他們開始相信將人們的日常消費…

理財不該跟減肥一樣明天才開始,累積成就感第一步:無論如何,先存到3萬元緊急預備金

文/戴夫.拉姆齊;譯/陳映竹 天有不測風雲。為了應付這些突然之間的風雲變色,你得要有應急資金。你需要一把雨傘。《財經雜誌》表示,在任意一個十年時間,有78%的人有可能遇上重大事件。你的公司縮編了、組織改組了,或者你被開除了、意外懷孕了、車子掛了、變速箱壞了、摯愛之人過世了、你已成年的孩子又搬回家住了…

讀墨儲值金正式上線!

籌備多時的全新「讀墨儲值金」已正式上線,儲值後可直接扣點購物;未來「讀墨禮券」則將轉型為送禮使用。兩種機制各司其職,歡迎大家多多利用。 新的儲值金系統有三大好處: 扣點結帳,買書更有效率:買書時直接扣點,會員中心可直接回顧交易明細。 金額彈性,無使用期限:儲值時可任意輸入儲值金額,用多少,存多少。 …

快時尚流行又便宜,但真的是好商品嗎?

作者/莎拉.克麗基(Sarah Klymkiw)插畫/金.漢金森(Kim Hankinson)譯者/劉佳澐 FOLLOWER OF Fashion?跟風或時尚? 衣服是一種基本必需品,讓我們免於風吹日曬,同時,還能幫助我們融入周遭世界。有了衣服,我們不必使用過多言語也能表達自我,並且與他人互動。穿搭…

【讀者舉手】獻給每天都不想上班的人們

文/小云 從早年「什麼都有,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的奇摩拍賣,到「全台24小時到貨」的PChome、從購物頻道起家的momo,再到近年來主打超商取貨免運的蝦皮,不知不覺間,電商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想要便宜的、不知道哪裡買的、附近商店買不到的,又或者是懶得出門購物的(例如我),只要連上網,手指按…

當我們聽到「這是最後一個」時,彷彿喚醒體內自遠古時代就存在的飢餓感

文/神岡真司;譯/陳畊利 讓人心甘情願掏錢的「最後一個」魔咒 不同的說話方式,能改變一個人的感受。 A:「這件商品非常受歡迎,我們店裡只剩最後這一個了,請問您要帶走嗎?」 B:「什麼?快要沒有了嗎?那我要最後一個,謝謝。」 告知消費者商品只剩最後一件,或是告訴對方這是賣完就沒有的限定版商品,藉以刺激…

逆時針方向逛賣場,可能會花更多錢?

文/威廉.龐士東;譯/連緯晏 以「逆時針」方向逛賣場,就會花更多錢買東西。 你會發現最精打細算的人,卻也大都會在收銀台前,表現一種稱為「任意連貫性」的消費行為。如使用超市發行的會員卡結帳的顧客,全是一群自稱小氣鬼的顧客。每次結帳一定使用會員卡,因為無法忍受自己錯失可省下 50 美分的優惠。而這些人,…

台灣之行是我媽一生轉捩點,令她幾乎抵達最幸福的時光

文/李娟 自從我媽從台灣旅遊回來,可嫌棄我們大陸了,一會兒嫌烏魯木齊太吵,一會兒又嫌紅墩鄉太髒。整天一副「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下去」的模樣。抱怨完畢,換下衣服,立刻投入清理牛圈打掃雞糞的勞動中,毫不含糊。 之後,足足有半年的時間,無論和誰聊天,她老人家總能在第三句或第四句話上成功地把話題引向台灣。 如果…

公司對待這群女孩的態度,殘忍地說,像是在管理物品

文╱Fion 我採訪過不少在韓國工作的臺灣人,如果問他們:「你覺得來韓國工作,最重要必備的是什麼能力?」大概九成的人都會毫不思索的回答:「韓文能力。」剩下一成的人也會覺得韓文重要,但最初把他們帶進韓國職場的卻並不一定是韓文,而是本身的專業技能,或者,是因為他們的臺語講得好。 接待外國人的免稅店是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