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特輯:誰是誰的奴才?科學家告訴你! 發表於 5 7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養貓的人常會自認「貓奴」,但養其他動物的比較不會聽到這樣的說法,人類的自我本位思考,一直認為是自己馴化了犬、馬等動物為自己工作。事實上,人類不但馴化動物,也馴化植物,許多目前視為日常的糧食作物和水果,其實原來都不是這樣子的。馴化的歷史漫長複雜,牽連甚廣,不過目前也有學者提出新的看法:不是人類馴化了動植物,而是這些動植物馴化了人類──這是怎麼回事?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行為》與惡的距離,「沒有自由意志」的惡就不用懲罰? 發表於 7 5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affen ajlfe 文/謝伯讓 關於自由意志的討論很多。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有許多論證、現象以及實驗結果,似乎都支持「人沒有自由意志」。 (見參考文章1,2,3,4) 今天要和大家討論的,不是人到底有沒有自由意志,而是要直接假設「人沒有自由意志」,然後探討可能會產生的後續問題。而這其中最容易想到的一個問題就是: 如果沒有自由意志,那還需要法律和懲罰嗎?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從揣測、誤用,到專利大戰──《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 發表於 27 8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Gene 我選擇用「Gene」當筆名,是大一剛入學、要在BBS站取帳號的時候;那時我只是覺得這個英文名字剛好和生命科學的專有名詞一模一樣,十分有趣,完全沒有想到日後會和「Gene」的科學意涵結下不解之緣。 完整文章
GENE思書軒 【GENE思書軒】不要錯過黑暗中摸索知識的精采,不要忘記第一次接觸知識的感動 發表於 30 4 月, 2018 By Gene Photo Credit: Unsplash 過去大學生科系必修課裡頭,遺傳學是我最不喜歡的課之一,因為我覺得遺傳學不過就是孟德爾定律加上畫畫家譜,其他部分在分子生物學也有教,實在沒啥有趣的。 完整文章
GENE思書軒 【GENE思書軒】當年不選醫科的原因,是我看了那段一分鐘的影片⋯⋯ 發表於 16 4 月, 2018 By Gene Photo Credit: Unsplash 遙想當年來台灣降轉唸僑生大學先修班,原本是要考被戲稱為「醬料系」的那個系,可是後來卻唸了據說會終身科科的生科系,在僑大引起好一陣風波,回家也差點家庭革命,因為我當時的成績可以進第三類組所有科系,包括所有大學的醬料系。 完整文章
GENE思書軒 【GENE思書軒】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親傳逆齡養生不老祕技! 發表於 22 1 月, 2018 By Gene Photo Credit: Unsplash 我在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唸遺傳學博士班時,要上一門必修課「遺傳學史」,課堂中學生都要上台報告,任課老師找來一位退休已久的果蠅遺傳學大師為我們的報告補充和討論,他叫Mel Green,當時快九十歲了,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他交遊廣闊,據說遺傳學發展史中,除了孟德爾他沒見過,只要我們說得出名字的,即使不是他同事或合作者,他也都能如數家珍道出在什麼時候見過以及談了什麼。 完整文章
GENE思書軒, 專欄 【GENE思書軒】那些背離親緣而與眾不同的孩子 發表於 28 12 月, 2015 By Gene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Lance Shields 如果我有一個小孩,學會說話後卻有大半年一句話也不說,在家愛拿被子把桌子包起來,自己一個人躲在黑漆漆的角落,到了學校唸裡成天搗亂,常常被老師叫去學校處理各種問題,作業不寫一堆考試會零分。老實說,我還真不知如何是好。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 發表於 12 4 月, 2015 By Readmoo編輯團隊 道德之刃 凝聚人心亦使人目盲 每個人在談到心中視為神聖的目標時,都是目盲得無法視物。 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得自以為是──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成二元對立的分裂局面。政治與宗教就是兩大角力場,人們相互打鬥,彷彿世界的命運有賴於我們這方贏得每一場戰役。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