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找出加害者的問題,社會才有被治癒的一天。」──專訪《邊緣人格》作者李訓維 發表於 23 7 月, 2019 By 犁客 文/犁客 「邊緣人格比較辛苦啊,他可能覺得自己一直被汙名化,但從醫療體系可能又得不到什麼幫助;」李訓維想了想,「很多邊緣人格的人會選擇當心理師。」 身為心理諮商師,李訓維這麼說並不是自我解嘲。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沒有界限的溫暖,是讓彼此淪陷的開始 發表於 11 7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李訓維 在華人的價值觀中,溫暖而願意付出的人格特質,似乎是重要且不容質疑的。我們總希望身邊這樣的人愈多愈好,甚至會稱他們為「貴人」,因為他們樂於助人,也能在我們需要的時候給予陪伴。同理,一般認為好的助人者所需具備的特質,也有著類似的指標:有同理心、溫暖、對自己的生活充滿熱情等。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每天的生活,都可能引發「邊緣人格」永無止境的焦慮 發表於 9 7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李訓維 當焦慮來臨時,世界充滿張牙舞爪的怪物 恐懼,是幼兒時期我們所遇到的第一件大事,成人後,卻成為我們很少談論到的情緒。它看似強烈,同時也反映出人脆弱的一面,在我們的文化中並不是一個能被接受的詞。我們傾向於不表達心裡的脆弱,而是身體的病痛,所以漸漸地,恐懼被我們悄悄地轉變,變成我們能接受的「擔心」和「焦慮」。這也是我所看到的,人世間最令人心疼的人生樣貌。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