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旅行者、兩個問題、三個幽靈──燒腦邏輯謎題!

文/霍格爾.丹貝克;譯/羅松潔 回答上一題已經夠難的了,下面這道題更複雜,不僅有說謊的幽靈和誠實的幽靈,還有時而說謊,時而說真話的幽靈。 天色已晚,一個旅行者走在路上,正在尋找旅店。當他走到岔路口時,看見前方飄著三個幽靈。每個幽靈對於說真話這件事都有不同的見解。白日幽靈只說真話,黑夜幽靈只說假話,黃…

躺著就能賺錢?將異想天開的方案轉換化成出色的提案!

文/狩野未希 ;譯/ 林詠純 問題:列出所有你想得到的「躺著工作」的職業。 需要注意的是,「躺著」在這裡指的是「橫躺」(也可以睡著),「工作」指的是能夠獲得報酬的工作。 *注意: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答案」。 提示:想一想,看似負面的事物有什麼優點。 「解決問題」需要靈活的思考 這個問題的目的,是要加強…

人們自嘲愚夫愚婦,把決定權交給「神秘力量」的心理機制

文/小狄奧多.希克、路易斯.沃恩;譯/張簡守展 比起揭露事實,以預言為業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物理學家利希滕貝格(Georg Lichtenberg) 發表於英國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的研究報告中,物理學家尚恩.卡爾森(Shawn Carlson)找來三十位歐美知名占星師,分別發給他們一…

把台灣人對軍事常識的認知從幾乎負分拉回至少正分──專訪《阿共打來怎麼辦》作者王立

筆答/王立 無論是政治氣氛肅殺的戒嚴時期,還是百家爭鳴的解嚴初期,是中國開始藉著市場開放發展經濟的20世紀末,還是中國成為世界強權之一的21世紀初,中國從沒放棄武力犯台的宣稱,生活在台灣的大家也都明白中國解放軍可能會打過來。 問題不在他們可能會打過來,而在於我們怎麼因應──要思考怎麼因應,要知道他們…

【讀者舉手】找天職其實可以帶公式!?

文/北海魚 這個新年我過得很特別,在回南部老家的五天中,讀了一本有關新年新希望,很應景的書《發現你的天職》。 今年二十五歲的我,大學畢業後曾在職場工作一年,接著回到學校讀研。雖然一路上面試工作、申請學校都不知道回顧過往、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多少回,但剛到研究所的這半年,思考自己的研究方向、乃至畢業後規…

「教授說我根本就是個stand-up comedian啊!」——專訪《英文研究論文寫作》系列作者廖柏森

文/愛麗絲 「哈哈,其實一開始沒有興趣耶,」談及何時對英文產生興趣,廖柏森略顯心虛。 廖柏森是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他學習英文的起點,是就讀天主教國小四年級時修女領讀的英文課,「可是每堂課就只是跟著修女一起唸單字,唸完就下課了。」廖柏森直言當時教導的發音並不準確,「像apple、lion,這些…

大考作文奪高分,寫作更上一層樓~密技放送中!——朱家安X陳育萱對談(下)

文/沈眠 ►►有靈感才能寫出好作品?NO NO NO!——朱家安X陳育萱對談(上) 桃園市立圖書館與逗點文創結社共同規劃了一系列適合大人與高中生讀者的系列講座,由主持人朱家安帶領大家走進有趣的哲學生活。每堂課都邀請知名作家一同分享,絕對讓你聽完就獲得向前行的動力。而很多人聽到寫作,就覺得苦惱,立刻回…

冷場救星:學生或聽眾發言卡住怎麼辦?

近幾年,學測和會考的國文寫作都要求學生寫論說文,以今年為例,高中學測要求學生說明他是否支持「國中小校園禁止含糖飲料」並交代理由;國中會考考學生對「青銀共居」的看法。這些考題讓學生自己選立場,評分標準在於文章是否清楚完整,論點邏輯是否通順,而不是在於立場有沒有選對。 不看立場只看理由,不只是這幾年大考…

有些小說新手偏愛語焉不詳,藉此展現「文學性」

文/大澤在昌;譯/邱振瑞 各位在閱讀小說的時候,可能會讀到情節內容流暢的小說;也可能讀到看過很多次,但故事就是無法在腦海裡形成畫面,在我看來,上述兩種筆觸的最大差異在於「節奏感」。 閱讀寫作新手的小說時,常會發現句句換行分段的現象。相較之下,老手寫出的文章,句與句之間連結得宜,就算分段了也與下個段落…

「沒標準答案」要怎麼帶討論?

「道德是主觀的嗎?」「如果不愁吃穿,工作還有什麼意義?」「上大學該選校還是選系?」近幾年,法國高中哲學會考風潮讓大家注意到哲學教育的有趣和可行;學測和基測國文作文朝向論說改制,則讓講師學生們開始有練習論說和批判思考的壓力;接下來要上路的生命教育課程,也直接要求開課講師要協助學生培養價值思考的素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