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凌 「專家,是指在自己的領域裡,知道有哪些是自己不懂的。」 告訴我這句話的人是一位漢語學教授,因為修了她的課,因緣際會協助進行一些漢語學研究,某次討論進度時,老師很認真地這樣對我說;當時才二十歲的我對這句話感覺懵懂,不太理解其中的深意,專家,不是代表很厲害的人嗎?漢語學專家應該什麼都懂,不是…
文/犁客 「如果你的腳被桌子壓到,好痛,」賴奕菁問,「你應該先止痛,還是先移開桌子?」 賴奕菁認為,發現自己的精神狀況不佳、可能影響生活其他層面時,找精神科醫師是比較好的選擇,「最重要的是,精神科醫師可以判斷患者的症狀是不是病癥,確定該怎麼處理。」賴奕菁解釋,「有些情緒反應只是一時的,但有些可能與生…
文/穆琳 家屬的期待違背了病人的意願,怎麼辦? 念醫學院時,我們學過許多不同種類的「醫病關係」,卻從來沒學過如何與病人的家屬相處,或是更糟糕的情況:當家屬的意見與病患的意願相左時,我們該怎麼做。 每當遇到不曉得該如何處理的狀況時,我總會問同事的意見,就像這一次。 「如果家屬的意見與病患的意願不一樣時…
文/犢玫瑰 八仙塵爆意外至今,關注度有逐漸減緩的態勢,但仍然有不肖媒體如扒糞般起底傷者背景,企圖用煽情包裝新聞,令人憤慨不已!我們可以體諒從業人員須考量報導的份量和播送量,但真正能提供相關知識和法條的說法和分析,卻總是被模糊了焦點,現今這樣一個醫療專業分工化的社會,醫病關係急需從冰冷的制度中找回一絲…
文/芒果青 「妳看起來好菜唷!我可以換人嗎?」這大概是《不好意思,我們擋路了》的作者不點妹在醫院當實習醫學生時,最常聽到病患對她說的話了。 就像動漫《神奇寶貝》裡不斷進化升級的口袋動物,以可愛趣味的漫畫,在「酷勒客-Clerk的路障生活」紀錄醫學生酸甜苦辣的她,最近剛從實習醫學生(Clerk)轉換成…
文/劉育志 想必會有人很有自信地說,「我能夠理解善與惡的邊界其實非常模糊,但我絕對不會成為劊子手的。」 縱使我們會堅定地相信自己絕不可能對手無寸鐵的陌生人做出殘暴的攻擊行為,但是另一個實驗卻揭露了可怕的真相。 心理學家米爾格倫招募了四十位年紀介於二十至五十歲的男性。他告訴受試者說想要實驗「體罰對於記…
Photo from Flickr by Vic 文/蔡秀男 醫療充滿風險與不確定性,醫療是救命專業,要有醫療品質管理,善盡社會責任與公益形象管理。醫療,絕對不是討好客戶,講究行銷業績的服務業。天作孽,猶可為!自作踐,不可活! 「鄉代掌摑護理師案」新聞延燒了幾天,已經可以收錄「台灣醫療暴力醫鬧資料…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Phalinn Ooi 說到醫院,這是一個很奇特的場域。平常沒事的時候,大家不會想要去這個地方,甚至認為醫院是一個充滿晦氣的地方;但是,人生總有許多的意外和輪迴,生老病死,總也和醫院脫不了干係。甚至,不想去也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