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3/13【大師思想系列 免費講座】《天龍八部》教會我的人生:愛情的七種面向 發表於 12 1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Andyso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寫作的謎底:臥斧、陳浩基對談 發表於 28 5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臥斧、陳浩基;整理/莊瑞琳 為什麼作品是這樣寫的? 陳浩基:從臥斧兄的後記和部落格文章,我們知道「碎夢三部曲」最初是一部作品,原設定是「主角解決事件後一併獲知自己身分」,感覺上前者為主,後者為副,但變成三部曲後,後者反而成為貫穿三作的「終極謎團」。可以請您說一下這改動背後的想法,以及難處嗎?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一週E書】當年那本不合時宜的書,現在變得「很合時宜」 發表於 15 4 月, 2020 By 犁客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犁客 回顧20世紀的八零年代,會發現那是個相當奇妙的年代。 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將近一個世代,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經濟復甦、娛樂事業篷勃發展,許多思考及主義的衝撞在這個時候被收納進入商業體系,而各式怪異的、浮誇的、令人瞠目結舌的誇張展演,則用一種理所當然的炫目姿態出現在各種媒體裡。 商業機制容納各種多元創作,但仔細看看,會發現有些創作形式,在那個應該發勁亂長的時代,其實是悄悄萎縮的。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一週E書】他說金庸是個⋯⋯小粉紅!? 發表於 26 3 月, 2020 By 犁客 Photo Credit: Pakutaso 文/犁客 有些文化人物很有名,你可能讀過或沒讀過他們的作品,但不僅聽過他們的名字,還聽過一些和他們有關的軼事傳聞,對他們的社會形象有些想像、有些印象。 例如魯迅,例如余英時,例如李敖,例如張愛玲。 完整文章
活動記錄 要幫小說主角找出路,也要替自己的人生找出路──馬利談《阿鼻劍》與前傳 發表於 19 3 月, 2020 By 犁客 Photo Credit: 大辣 文/犁客 上個世紀有段時間,大家都讀武俠小說,早一點開始的可能從柳殘陽、還珠樓主開始,比較晚的至少也會趕上最有名的金庸、古龍,香港和台灣的觀眾天天守在電視前看小說改編的武俠連續劇,充滿動作畫面成為台灣讀者對香港漫畫的最初印象之一。 完整文章
書單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香港我們很熟⋯⋯吧? 發表於 26 7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有時我們覺得自己認識一個城市──它不遠,它很方便,它是購物天堂,它的居民常常以「利」為先,它產出我們熟悉到把所有台詞加演員表情都倒背如流的那些電影,它的政治處境及歷史有更多比我們更尷尬的狀況。 但最近這個城市發生的事,會讓我們需要重新想想:我們真的認識它嗎?在那些電影裡的正義角色在現實中似乎全都染黑,而我們以為唯利是圖的居民卻為了更重要的價值舉起反抗的拳頭。 完整文章
排行榜 【讀墨閱讀榜:這本大家讀最久!】Vol. 15:用降龍十八掌對付海量資訊攻擊 發表於 17 5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很多人看過金庸作品改編的電影或電視劇,很多人也玩過冠上金庸名號的遊戲,很多人因此回頭讀完了金庸的武俠小說,但,等等──你的金庸,有可能不是最經典的金庸。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