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意見 【讀者舉手】生活給愚蠢的人豎了一道牆,給聰明的人開了一個洞 發表於 15 7 月, 2016 By 讀者投稿 圖片來源:Pixabay 文/Miffy 瑪格麗特‧尤瑟娜的《苦煉》是獲得1968年費米娜文學獎的作品。小說描述澤農的一生,把重點放在他如何追求真理的過程。澤農是煉金師、科學家、醫生、也是哲學家,身處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雖然藝術蓬勃發展,在科學上找到新的研究方法,但也充滿戰爭、不少人因宗教改革而遭殺害,鼠疫也奪走許多生命。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讀者舉手】失竊的炭疽桿菌與雪場尋熊──東野圭吾《疾風迴旋曲》的精采與不足 發表於 7 4 月, 2016 By 讀者投稿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Cherrysweetdeal 文/李昭賢 1958 年出生於大阪,並於大阪府立大學電氣工學科畢業的東野圭吾,是日本當代著名的推理小說家。不論是在日本,或是在台灣,都擁有廣大的粉絲。東野圭吾的小說不僅能保持在一定的水準之上,更令人讚嘆的是他的量產程度,幾乎無人能出其右。很多讀者從他的《嫌疑犯 X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讀者舉手】我們不是這卓越世界的卓越居民──《巴黎倫敦落拓記》 發表於 17 3 月, 2016 By 讀者投稿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Pedro Ribeiro Simões 文/Miffy 我們意識到自己並不是這卓越世界的卓越居民,只是一群工資微薄的工人,寒酸潦倒地喝得醉醺醺。 ──《巴黎倫敦落拓記》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讀者舉手】美國世紀還在持續?或者已經終結?──讀《美國世紀的終結?》 發表於 17 3 月, 2016 By 讀者投稿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Chris Breeze 文/李昭賢 2015 年哈佛大學知名政治學者奈伊(Joseph S. Nye)出版了一本新書《美國世紀的終結?》,作為回答美國霸權是否衰退、美國世紀是否終結的問題。會有這樣的疑問,在於近年來中國快速崛起,甚至衝擊與挑戰現有的國際體系,是故當代攻勢現實主義(offensive realism)大師米爾斯海默(John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讀者舉手】《幸福樓》:回首當時已惘然 發表於 16 3 月, 2016 By 讀者投稿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Keromi Keroyama 文/陳冠良 一篇篇故事累疊下來,這島那岸,此城彼陸,我不斷跟著遷徙,甚至目睹了一顆顆漂泊心靈的困窘掙扎。幸運的頂多在回憶裡踉蹌兩步,不幸的,等不到回憶便已先埋葬其時現場樓塌般慘烈的瓦礫堆中。 太多際遇的成就與毀敗往往一念之間,即便心有不甘,大概也沒法否認在堅持與不堅持之間,總免不了悄悄軟弱的一刻。僅那一刻,待回首時,可能是連一聲輕輕慨嘆都顯多餘的滄桑了。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讀者舉手】作家與編輯,躺著也中槍──《歪笑小說》 發表於 11 3 月, 2016 By 讀者投稿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Magic Madzik 文/鄭子遴 當一位作家在寫小說時,他應該是在創造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創造人物,人物是畫相。 ──海明威《下午的死亡》 《歪笑小說》是東野圭吾 2012 年的作品,由集英社出版。東野圭吾創造出以集英社為藍本的「灸英社」作為《歪笑小說》的主要場景,大玩出版界各種離奇古怪、荒誕不經,卻又真實得可笑的現象,玩味十足。身為日本出版界九十年老店的集英社帶點自謔地出版這本小說,令人拍案叫絕。 完整文章
新聞中心 詹宏志 X 馬家輝 大叔的閱讀意見 由大叔親自開講 發表於 18 9 月, 2014 By Wolf 【2014年9月12日,台北訊】 冰桶挑戰(Icebucket Challenge)後,Facebook上的「點名」風潮不減反增,近日在不少作家、出版業進行的「生命裡的十大好書」書單活動,就引發不少人關注。的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閱讀品味,但如果有機會可以讓兩岸文化界大師級人物馬家輝與詹宏志開書單,必然也相當值得參考。完整文章
新聞中心 馬家輝 X 詹宏志 大叔的閱讀意見 由大叔親自開講 發表於 12 9 月, 2014 By Readmoo編輯團隊 【2014年9月12日,台北訊】 冰桶挑戰(Icebucket Challenge)後,Facebook上的「點名」風潮不減反增,近日在不少作家、出版業進行的「生命裡的十大好書」書單活動,就引發不少人關注。的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閱讀品味,但如果有機會可以讓兩岸文化界大師級人物馬家輝與詹宏志開書單,必然也相當值得參考。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