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雨果獎出爐:大獎幾乎全由女性包辦;郝景芳《北京折疊》獲最佳中篇!

編譯/黃彥霖

全球科幻界最重要雙獎之一的「雨果獎」,8 月 20 日晚間在美國堪薩斯城的世界科幻年會上公布了 2016 年得獎名單。而一如早幾個月前舉行的星雲獎,今年的雨果獎也是女力無窮,小說大獎幾乎都由女性作家囊括!

在星雲獎失利的潔米欣(N.K. Jemisin),以描寫末日氣候變遷的《第五個季節》(The Fifth Season,暫譯)一舉拿回最佳長篇,和憑著《賓緹》(Binti,暫譯)帶走最佳中長篇的歐寇若弗(Nnedi Okorafor)是今年的最大贏家。最佳中篇小說則頒給了中國作家郝景芳的《北京折疊》,這也是繼去年劉慈欣以《三體》抱走最佳長篇小說成為亞洲首位雨果獎得主之後,第二位得獎的亞洲作家。

今年的雨果獎雖然仍籠罩在悲傷小狗(Sad Puppies)和狂暴小狗(Rabid Puppies)等右派拉票團體的陰影中,不過相對去年而言已經穩定許多,只搬出兩個從缺獎(No Award),最後產出的得獎名單也大多不是小狗們的支持對象。(跳轉 2015 小狗拉票事件►►►中國科幻小說《三體》神逆轉,拿下科幻小說大獎──雨果獎►►►

整體而言,能在種族、社會議題上呈現多元樣貌的作品仍是今年科幻讀者的最愛,且從小說大獎皆頒給有色種族作家寫出的作品這一點來看,這項趨勢其實應該解讀為科幻文學界正逐漸步向開放,而非如小狗們所說只是為政治正確而選擇的白色謊言。

得獎名單中的美籍奈及利亞裔作家歐寇若弗,是今年最受注目的作家之一。她的《賓緹》從一位非洲原住辛巴族(Himba)少女的觀點,將移民和種族原根間的拉扯關係放大到了星際之中,受到讀者和評論界一致讚譽,是同時囊括了雨果、星雲雙獎的傑出作品。

另一位同樣受媒體追逐的是擊敗史蒂芬金等勁敵的中國作家郝景芳。在《北京折疊》的未來世界中,北京城被「對折」成三種階級、三種空間,輪流(但不平等地)使用空間與時間,是對當下北京生存困境一種精緻而痛的想像。


(1分33秒,直接看郝景芳得獎畫面)

《北京折疊》的幕後推手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折疊》之所以能登上雨果獎名單,其實要歸功於去年長篇獎得主《三體》的英文譯者劉宇昆。

華裔美籍的劉宇昆其實自己也是科幻作家,正職律師、年僅 40 歲的他曾多次獲得雨果和星雲獎,並常年擔任將中國科幻作品介紹進美國的中介。

因為劉宇昆,中國的科幻作品才有機會打入長久以來都被英美把持的科幻文學界,最終捧出兩位雨果獎得主。郝景芳上台領獎時,劉宇昆也拿著雨果獎那以沉重聞名的獎座站在一旁,譯者對於作品外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了小說獎項之外,尼爾.蓋曼的《睡魔:序曲》(The Sandman: Overture)和安迪.威爾的《火星任務》(The Martian)改編電影也憑藉著本身的高人氣,分別獲得最佳圖畫小說和最佳劇情長片。改編自漫威漫畫,以討論服從及創傷經驗而獨樹一格的的《潔西卡瓊斯》(Jessica Jones)則拿下最佳劇情短片。

科奇幻迷們,這些都看過了嗎?

  1. 這些書永遠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想像──最強科幻小說書單出爐!
  2. 到底是有沒有在認真寫小說!?──喬治 R. R. 馬汀推薦的九本科幻小說
  3. 娥蘇拉「地海系列」的初登場,就是這篇短篇小說!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The Ve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