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秒讀 不科學的迷信舉止,卻被科學證實有安定身心的效果? 發表於 14 4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劉廷植;譯/游芯歆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人只要一清醒,就做不成好人了 發表於 14 4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黃麗群 喝一點的時候我很好。一切都輕,一切重得拖住靈魂的事情,此時都輕得像靈魂,讓我心無罣礙地做一個好人。 而靈魂可以隨手像一張衛生紙被抽掉,像一尾憨魚被勾走,或者就只是無所謂地渾身毛孔抖擻揮發而去,吹一口熱氣便能舌尖散火花,瞳光灼灼,人世瞬間一亮,心裡若有結,來龍去脈都剎那明白。雖然下一秒又滅了,又是黑暗又是糾纏。但是我們早就無所謂黑暗,習慣了糾纏。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讓嬰兒決定自己吃的東西,發現「偏食」是成人的錯誤認知 發表於 14 4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馬克.史蓋茲克;譯/鄧子衿 看看人們吃的這些食物:多力多滋、可拿茲[1]、油炸蛋糕漢堡、會滋滋作響的醬汁、以培根為主料的甜點、切達乳酪煙燻熱狗、乳酪蛋糕,以及在佛羅里達州讓老鼠成癮的那些食物。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看似無為其實穿透一切,佐賀的超級阿嬤根本生活智慧王 發表於 13 4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Image by mathee sunarong from Pixabay 文/吳念真 生平最喜歡、最愛看可也最怕看的電影,是義大利新寫實主義代表作之一的《單車失竊記》。說喜歡,好像也講不出什麼偉大的道理,就是有感覺、有共鳴、百看不厭;說怕看,則是因為每看必哭,而且隨著年齡增長,自制力不增反減,看了會哭的段落還一次多過一次。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強迫學生買《聖經》做禮拜,把學校當教會的韓國現象 發表於 13 4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吳昌翼;譯/楊筑鈞 姜義錫曾是大光高中學生會長,他在二○○四年以高三學生身分提出的問題,雖然對我們而言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但他讓我們明白我們所熟悉的這一切,其中蘊含多少問題。註22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這「很科學」!難過時吃止痛藥,可以發揮作用 發表於 13 4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劉廷植;譯/游芯歆 如果在整理書架時,沉重的相框掉下來砸到腳背上,會怎麼樣呢?也許在那一瞬間,突然有種難以言喻的痛苦迅速蔓延,讓全身都僵硬起來。在大腦中處理這種物理疼痛的部位被稱為「前扣帶皮質」(anterior cingulate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笑話,是最典型的口譯員大敵 發表於 12 4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長井鞠子;譯/詹慕如 在國外住久了,回日本看到出國期間竄紅的知名搞笑藝人段子或喜劇,有時候雖然每個字都聽懂了,卻笑不出來。因為笑話、搞笑必須具備「當代的氣息」,以及在這個基礎上的共識。 那麼,聽到那種連日本人聽日文都笑不出來的笑話,該如何譯成不同的語言呢?講者說笑話目的當然在引人發笑,口譯員也必須了解他的心意。笑話,是最典型的口譯員大敵。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最近,人們發現自己臉書上的新內容少得可憐 發表於 12 4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泰娜.布策;譯/葉妍伶、羅亞琪 演算法可能無法判斷人類的複雜度和情緒向性,似乎也會增強及放大某些傳統社會規範和階級。對受訪者來說,這點在他們察覺演算法有能力根據內容、人物的人氣和重要性進行篩選時,尤其明顯。其實演算法並不是唯一會按人氣篩選內容的工具,媒體一直以來的運作原則,都是偏好特定的意見和人物。 大衛.阿爾特德和羅伯特.史諾(David Altheide and Robert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他想將大自然帶回家給我,多年後我卻主動走向大自然,試圖探究他的初衷 發表於 12 4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海德薇 從打包到溜走,只花了我六十分鐘;從一段人生逃至另一段,大概需要五個小時;但是,為了做出這個決定,幾乎窮盡了我一輩子。 一路南下,天氣的變化只有熱、很熱和更熱。我的安全帽由豔陽直接加溫,像是一只悶燒鍋,讓我頭皮發癢、頭頂冒汗、大腦也在焦慮和不確定感中蒸騰,還隱隱散發油臭味。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