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秒風暴》到《蜘蛛網中的女孩》──2018年的二十四部小說改編電影(下)

編譯/陳慧敏 ▶▶從《移動迷宮》到《一級玩家》──2018年的二十四部小說改編電影(上) 13.《三秒風暴》,改編自安德許.陸斯隆(Anders Roslund)和博爾熱.赫史東(Borge Hellstrom)的同名作品(漫遊者,2012) 陸斯隆和博爾熱是瑞典的犯罪小說作家,兩人的搭檔很奇妙,陸…

【評書青鳥】美好生活的色彩提案──增加城市特色,展現個人優雅

文/涂東寧 電影的五光十色帶給我們無限想像,但總歸要與個人經驗有所連結,那些光影於我們才真正產生意義,那樣的意義是在生活中的無意識裡堆砌累積的。色彩如何在我們的生活裡創造意義?或者,生活如何賦予色彩意義? 日常經典創辦人黃金樺開場提及Eddie Redmayne在《丹麥女孩》(The Danish …

跨性別的孩子不是自殺,就是被人殺死。

文/陳怡慈 親愛的宇宙, 嗨,是我,妮可,我知道我們不常聊天,但我想談談最近讓我困擾的事。跨性別。不,不是跨性別本身,而是我們被對待的方式,還有,為什麼我們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為什麼大家這麼在意這件事? 首先,為什麼大家這麼在意一個人褲子裡長了什麼?我沒有要談太哲學的問題,但類似的爭論不是已經…

【閱樂書店書沙龍】寂寞的人,記錄了那些寂寞的經典角色:《當代寂寞考》讀後心得

文/閱樂書店林哲安 我們往往能夠從生活的任何事物中,得到許多的啟發。其中,書籍、音樂與電影,應該是最能觸動人心的幾種媒介了吧!所有的創作人,都希望能夠藉由這些嘔心瀝血之作,傳達他們所要訴說的任何訊息。而我們這群接收者,能夠咀嚼多少東西進肚,便端看個人的領悟力了。 以我個人為例,評論影中角色的觀感與好…

用閱讀打卡、踩點世界,就從北歐啟程!

文/口羊 平時,你的書架風景是什麼樣子呢?書店強推的熱門暢銷榜、選書的慣性,往往決定了我們的閱讀視野,但也可能讓我們因此錯過許多值得駐足的閱讀風景。為在類型閱讀之外,嚐試不一樣的閱讀角度,Readmoo以單一國家/地區為主題,在四月推出【閱讀世界踩點計畫】。首發站從北歐開始,將和大家一起體驗風光明媚…

過年的金猴書單,好~難~選~~

文/正好 又到了點光明燈的季節了⋯⋯欸,不是,我是個知識份子,才不會說我今年準備要北中南點個八盞⋯⋯呃,我是說,農曆春節又到了,為了讓讀者們在(被恐怖的親友團包圍的)過年期間,可以開開心心地(拿著手機就躲到另一個世界裡)繼續充實自己,Readmoo社群部同事下訂單給商品行銷部與閱讀最前線的諸位同事,…

進電影院前必看的15本原著小說──2016電影原著開春大彙整

編譯、整理/黃彥霖 改編暢銷小說一直是好萊塢電影劇本的創意來源之一,尤其是改編多部曲、續集連連出的系列作品,對片廠來說簡直像是挖到產量豐富的金礦,除了源源不絕的迷人角色與緊湊情節之外,廣大的讀者群也代表著一定的票房保證。2016 年改編電影題材百花齊放,從科幻、奇幻到驚悚懸疑,可以滿足一家大小的不同…

我能不能只愛你的靈魂──《丹麥女孩》

文/奧杜篤 元旦假期收假前,知名音樂人鄭宜農一篇被許多媒體解讀為出櫃的臉書貼文,引爆了網路上各方論戰。這一次的筆戰,在我看來,比單純討論「同性戀是否有罪」或者「同志能不能結婚」更有意思得多,老實說,我早被什麼什麼盟的打壞胃口,看到以上那種基本問題,已經完全想放棄溝通——我的意思是,如果我們要討論世界…

《丹麥女孩》背後,曾經一度被遺忘的真實故事……

編譯/陳慧敏 活躍於 1920 年代的丹麥畫家埃恩納(Einar Wegener),在同為畫家的妻子葛雷塔(Gerda Gottlieb)慫恿下,穿上絲襪、芥末黃淑女鞋和白色洋裝,暫替缺席的女模特兒,著女裝的剎那,內在的女性甦醒,於 1930 年勇敢接受剛起步的性別重建手術,蛻變成女體的莉莉(Lil…

輕率歸類人心,是一種傲慢的膚淺──《丹麥女孩》

文/正好 本文很雷,請小心服用。 和多數人一樣,我是從電影開始知道《丹麥女孩》的,動人的電影預告讓我對這個故事的好奇值與渴望值衝到滿點,立刻便下手了這本書。 第一次在手機上打開這本書的時候,跟往常一樣,我是在早上通勤的擁擠捷運上。我必須說,我這輩子讀過的好看故事很多,但那個早晨的捷運閱讀確實讓我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