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暮琳 如果說紙本書的寶貴之處在於紙的觸感、書的氣味、收藏價值或幫助記憶的實體感,電子閱讀則為讀者與出版業者帶來其他禮物:近乎無限的收納空間、攜帶便利性、搜尋功能以及最重要的——統計數據。當全世界都試著用數字來獲取資訊,電子化的書本除了服務讀者、為讀者提供內容,同時也替作者與出版業者提供了了解讀…
文/黃益中 要求政府提供至少百分之五的社會住宅、公共住宅,是「巢運」團體一直以來的主張。我們也多次透過社會運動集結群眾,進而遊說候選人,試圖將公宅政見納入政府決策。 當初建商們最怕政府打房,但是對於公共住宅卻表示贊成,因為市場不同,商品房是建商蓋給買得起的人去買,公宅則是政府蓋給買不起的人去租,兩者…
文/伊格言 小編碎碎念:我本以為這就是在討論世代戰爭,這「文明簡史」的標題不知是哪來的;沒想到看到最後赫然發現,這格局,竟真是一部文明簡史!! 不,那從來不是一個能令人靜默以對的時刻;從來不是。但此時,讓我們試著冷靜下來(示威人潮自你身邊川流而過,烈日高照,人們皺著眉頭,口號與汗水聲浪此起彼落)──…
文/龐文真 七月底參加『臺灣數位出版的發展前景探討』研討會,關於電子書產業可分享的內容頗多,主辦單位希望我多談 Readmoo 電子書平台如何協助出版社銷售更多,給我的題目為〈電子書如何與紙書共存共榮〉,趁此機會與夥伴整理過去兩年多在 Readmoo 上的有趣案例,與大家分享。 大致分為以下六類: …
《論特權》2014年10月於台灣出了譯本,開本很有「小冊子」的風貌。「小冊子」(pamphlet)指的是一張紙雙面印刷,摺對半乃至四摺不等,或是一小疊紙不加封面,直接以騎馬釘固定。這種出版形式成本低,向來是政治與宗教宣傳的利器。1788年的《論特權》及翌年的《何謂第三等級?》大大攪動了法國巴黎市民階…
過去的主流意見認為,貧富差距拉大只是經濟發展的初期現象,到了成熟階段,分配不均的情況會逐漸減低。然而皮凱提指出,上述說法只是剛好看到二十世紀初期到中期的發展所導致的誤會。資本主義經濟在那一段時間出現貧富差距縮小的情況,主因在於兩次世界大戰與大蕭條摧毀了許多原本的財富積累,以及當時的高累進稅政策。
整理/楊念穎 好書可以跨越時間,閱讀可以跨越年代,大叔的閱讀意見,一樣也是越陳越香,尤其是三枚同樣都是行腳世界閱歷豐富的大叔,能問的問題更可以上天下海。 在2014年10月2日,大叔與在場聽眾,談書、聊教育,也一起從年輕世代的激情裡,反省自身的認同與價值。馬家輝笑說自己原來不過是來台灣追星(李敖)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