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葛芸 散播細菌或病毒的帶原者向來會引發大眾恐慌,這類經驗近三年來並不令人陌生。對於帶原者的防範也依社會制度和文化的差異採取不同程度的作法,注重個體人權的民主國家,政府機關或許會考量帶原者的個案狀態,在不侵犯人格尊嚴的情形下,衡量隔離與人身自由保障;獨裁極權國家則是舉著「國家利益」的旗幟,肆意侵犯…
文/愛麗絲 「要說真心話對吧?」法律白話文運動(Plain Law Movement)資深編輯李柏翰笑著回憶,起初自己讀法律不過是因成績、排名和想離開家裡的考量,大學時對財法相關科目也提不起興趣,「當時總覺得法律是一套,現實社會與權力政治又是另一套。」 學法律以學原則為起點,除了熟讀法律原則,還得花…
文字紀錄/李尚喬 讀者提問1:想問倉本老師,不是以譯者的身分,而是以讀者的身份在讀這套書的時候,最感動的是哪個部分? 倉:最感動的…..應該是第二集…..你們都看過了嗎?好像劇透的感覺(笑)。第二集最後的部分,蔡焜霖在綠島服刑完回到家,爸爸就自殺了。爸爸對新中國這麼期待,沒想…
文字記錄/李尚喬 游:我比較好奇的是,這本書有很多為了反映時代政權交替,各種語言混雜的現象,譬如日治時期就是台語加日語,之後可能台語、日語、華語,還有一點點英文在裡面。我不知道倉本老師在翻譯上怎麼區分台語和中文?怎麼讓日本的讀者知道說他現在講的不是一般的華語? 倉:我翻譯這本書最頭痛的,就是用很多語…
文字紀錄/李尚喬 游:各位現場的朋友大家午安,我是游珮芸,是《來自清水的孩子》腳本作者,今天很榮幸來跟大家分享這本書。今天是六月四號,蠻值得紀念的日子。《來自清水的孩子》日文版會是在七月七月日本上市。今天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倉本知明老師,目前在高雄的文藻大學日文系擔任教師,他也是我們這套書日文版的譯者。…
文/Caridee | 凱樂蒂的研究日誌 《謹慎又柔情,德國人的故事 》作者宇文榎曾多年在德國求學、工作,結識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士,藉由自身觀察與周遭友人的人生故事,以平民的所見所聞撰寫出這本德國文集。有別於市面上常見的德國旅遊書,這本書更偏向以平民角度來陳述德國從歷史吸取教訓逐漸進化的演進工程。閱讀…
那些人想讓東烏克蘭成為俄國的一省。這位女律師說:「基本人權在我們的國家並不存在,就連單純的法律都不再適用。」她說她的組織能做的就只是記錄這些罪行。她曾看見地窖牆上的血跡被洗去、遇害者的名單被銷毀,以及死刑判決書被燒掉。那些施暴者也知道違反人性的罪行沒有法定追訴期。總有一天會需要證據來了解過去。
不想讓唐鳳腦控你,你就戴上錫箔帽──這當然不是真的,唐鳳不會發射某種超能電波控制你的腦,戴上錫箔帽也不確定能不能阻絕這類電波,我們對「腦部控制」的相關想像畫面,來自各式摻雜陰謀論的流行文化載體,可能是漫畫、小說,影集或電影。 但事實上,「腦控」的確存在,而且比你想像得更常見更普及,不需要唐鳳或任何超…
2002年「布克新聞」以新規劃、新形態,為聽眾朋友帶來新風貌與新主題──當然,身為全台灣同溫層最厚、最麻吉的閱讀Podcast,這些關於閱讀的討論與思考,都將指向台灣的各種面向。 全新「布克新聞」第一個主題聚焦在「社會議題」,第一集介紹兩本書,分別是《認錯:性侵受害人與被冤者的告白》,游擊出版,以及…
文/犁客 「寫小說痛苦啊,那十個月,明天要寫的今天還沒想到,」唐福睿說,「在我寫最後一個字之前,我都不確定我能不能寫得完。」 唐福睿口中的小說,是拿下「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的首獎作品《八尺門的辯護人》──「因為想拍成影視作品,所以本來寫的是劇本大綱,後來才改寫成長篇,」唐福睿說,「我先前沒寫過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