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犁客 「我現在回想我一輩子碰到很多奇奇怪怪的人,是一般在那個年代不太容易碰到的。」葉言都這麼說,但倘若讀者對「葉言都」這個名字有點印象,或許會認為「葉言都才真是個奇妙的人」。 葉言都畢業於台大歷史研究所,畢業後進中國時報當編輯、沒多久被派駐美國成了辦事處主任、調回國後轉職成財務長,後來一路當到副…
文/犁客 「李明璁、讀,和走,三者互為因果;」李明璁說,「這書名想很久啊。」 從2009年出版散文集《物裡學》之後,李明璁陸續主導幾本音樂相關主題書籍的統籌策劃、出版短篇小說集《Rock Moment》電子書,在許多網路媒體及平面報刊雜誌上寫評論文章;十年過去,等到2018年,讀者才盼到《邊讀 邊走…
文/犁客 「在家裡,我們很尊敬牠的,不會叫牠『王善壽』,」黃春明呵呵笑著,「我們都尊稱牠,『龜先生』。」 三十幾年前某夜,黃春明聽見門外有聲音,開門沒看見到什麼,關上門之後卻發現客廳裡多了隻烏龜。既然來了,就有緣份,這隻烏龜在黃春明家住了下來,每日有肉有菜,每年準時冬眠三個月,九零年代黃春明在《人間…
►►【果子離群索書】我所記得與不想記得的李敖(上) 當李敖的朋友是快樂的,他懂人情義理,風趣幽默;當李敖的朋友是痛苦的,他睚眥必報,死纏爛打。 恩怨情仇,本為私事,但摻進著作裡,就是作者與讀者的事了。這個現象在《李敖千秋評論》中後期尤其明顯。 《李敖千秋評論》於李敖二次入獄時發行,因為受刑人不得為雜…
文/犁客 「那時和朋友喝酒時情緒會突然爆發,失控痛哭,把朋友嚇一跳;」新井一二三說,「所以我意識到:再不處理這個狀況,我連日常生活都會受影響。」 雖然新井一二三說得輕描淡寫,但不難想像她當時煎熬的心情。 1991年,新井一二三在加拿大,一面唸政治和新聞,一面當記者。心裡的情緒問題一直困擾著她,她求助…
說到李敖,不免想起白居易名句:「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下士)時。向使當時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周公若早死,叛亂的不實指控無從洗清,將以野心分子的汙名,遺臭萬年;王莽若早死,來不及篡位,謙恭下士的形象,必將名垂青史。 李敖倘若英年早逝,評價必然與現在好上N倍,或許會像蔣渭水、殷海光等人那…
林黛嫚推出新書《推浪的人》,談中央副刊二三事,新書座談會上,主持人何榮幸問與會對談者,什麼樣的一句話會惹怒編輯?聯經出版總編輯胡金倫說,不喜歡有作者想要出書,卻逕以「和上面的誰誰誰說好了」來壓他。 不管是作者挾天子以令諸侯,或真的有天子高層撐腰,總教夾縫中的編輯頗多為難。我以前羨慕副刊編輯,覺得與作…
文/犁客 臺上兩人以和聲方式唱起民歌〈夢田〉的時候,臺下的觀眾拍起了手。唱歌的人或聽歌的人都可能有過這種經驗,那是一種「自己欣賞的民歌手唱出自己欣賞的歌」時的愉悅;奇妙的是,這回這件事沒發生在演唱會,而在新書發表會場。 唱歌的人,是作家郭強生。 2015 年底,郭強生出版最新散文作品《何不認真來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