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秒讀 老婆要的根本不是解決方案,正確答案其實是感同身受 發表於 30 10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黑川伊保子;譯/陳亦苓 女人的大腦一旦產生同理心便能夠抒解壓力,因此,同理心正是給對方大腦的最佳禮物。 換言之,女人的交談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的微小體驗」做為禮物送給對方,而接收的一方則回送同理心,以「片刻的療癒」做為回禮,也可說就是一種同理心的禮物大會。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老公的話裡沒有話這件事,是真的。」 發表於 30 10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黑川伊保子;譯/陳亦苓 在夫妻對話方面,要注意的最後一點,就是別試圖推測老公的話中之話。老公的話裡,多半都沒其他的話。 之所以問:「菜就只有這些嗎?」也只是要確認「就用這一片鮭魚配兩碗飯吃就行了,對吧?」若把這解讀為「妳一整天在家就只做出這點菜?」實在是太吹毛求疵。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婆媳的結界問題,有時只要一句話就能搞定,只是這話不能由媳婦開口。 發表於 30 10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黑川伊保子;譯/陳亦苓 女人之間的戰爭,是男人看不到的問題之一。 女性腦彷彿能夠鉅細靡遺地掃描、感受半徑3公尺內的範圍,在無意識之中佔據主導地位。一旦無法照著自己的想法控制此空間範圍,便會陷入「被忽略」的感覺中,引發焦慮與不滿,導致壓力不斷累積。 婆媳彼此不爽,就屬於這種「控制領域」的衝突。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誰又忘記關燈!然後你們的對話就陷入僵局了⋯⋯ 發表於 18 8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exels 文/傑森.傑伊、加布列.葛蘭特;譯/陳琇玲 在我們自己的經歷中,在我們與倡議分子的對話裡,在為渴望成功的領導者開辦的研習班上,我們總是再三發現同樣的模式。當有人做了某件事,跟我們十分在意的事唱反調而惹惱我們時,我們就會用某種特定方式展開對話。 以下是傑伊經歷過的一件事情: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由裡至外的人際最佳距離,「社交距離」排第三 發表於 30 3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金惠男;譯/何汲 當我們從遠處眺望森林時,會覺得森林的樹木似乎是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然而,很神奇地,當我們走近一看,會發現樹木與樹木之間都存在著適當的間距,它們彼此之間是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在生長。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比起一同哭泣,更難得是保持適當距離的陪伴 發表於 31 10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金範俊;譯/林建豪 「為何要離開韓國呢?」 我這麼問目前已移居加拿大的某位朋友,他回答:「現在,沒有一堆社交上的顧慮,不會再互相干涉彼此的生活,我覺得輕鬆多了。」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社會的階級愈分明,我們的社交焦慮愈強烈 發表於 1 9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理查.威金森、凱特.皮凱特;譯/溫澤元 大家常把偏低的社會地位跟貧窮的影響混為一談。我們都以為淒慘的物質條件(例如簡陋、擁擠的住家和品質不佳的食物),是貧窮與匱乏對窮人最直接的影響;不過隨著社會逐漸富裕,物質生活水準的重要性已不如以往。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能透過物質生活條件來判斷人們是否能正常參與社交生活,是否能避免遭到「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他們不見得很幽默或擅於社交,但相處起來總是格外舒服 發表於 2 6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有川真由美;譯/涂紋凰 有方法可以順利找出對方想聊的話題 日本的知名主持人塔摩利,常常讓我覺得他真是個帶話題的天才。無論他上哪個節目或和名人對談,那看似緩慢的說話步調,其實是在提問中找話題開啟對方身上的聊天開關。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表面上說沒事,其實心裡很有事 發表於 16 5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安卓雅.布蘭特 Andrea Brandt 譯/祁怡瑋 辨識何謂被動式攻擊反應 蘿貝塔和喬伊斯合住一戶公寓。她們以共有的家用金購買雜貨。為了省錢,她們每星期去量販店採購一次。在量販店買半加侖的鮮奶比在附近超市買兩夸脫還便宜。 一天早上,喬伊斯想加鮮奶到她的玉米脆片裡,卻發現紙盒裡只剩一、兩匙鮮奶。蘿貝塔正準備出門上班,喬伊斯問她:「鮮奶怎麼沒了?」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