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愛的藝術──專訪丹鳳高中宋怡慧老師 發表於 21 3 月, 2022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文房.文化閱讀空間 記錄整理/工三行銷 「混亂世代中的文學對話──獻給十六歲少男少女的一本書」系列,邀請到長年在校園與少男少女分享閱讀的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宋怡慧,於講座前夕,宋怡慧與讀者分享她與文學相遇的歷程,以及推廣閱讀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文學帶來的叛逆革命 完整文章
書單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Vol. 05: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所以我該怎麼辦? 發表於 3 8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公視超夯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自吳曉樂的同名作品,每個經歷過升學主義荼毒的讀者和觀眾看了都想起自己求學時期與家長之間心力交瘁的互動過程,莫不生出一種能夠理解的心情(像里長伯這種沒什麼感覺的,大概是因為從前媽媽管不動她)。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紀伯侖:《先知》這本小書耗費了我一輩子的光陰 發表於 4 1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wikipedia 文/鄭慧慈 世人總會在紛擾的時刻想起他,追求寧靜時找尋他。他猶如阿拉伯人觀念裡居住在詩人內心、啟示詩句的精靈,為人類的軀殼注入靈魂;又像萬中選一的(al-Musṭafa)「先知」,洞悉我們靈性的過去、現在及未來……。 阿拉伯人擁有輝煌的文明,曾在中世紀建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龐大帝國。他們在東西文明的交流與融合上扮演承先啟後的角色,在各領域所達成的偉大成就,至今仍為全世界各民族所享用。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你的孩子與你同在,但並不屬於你 發表於 16 11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紀伯侖 有個女人將孩子摟在胸前,她說,跟我們談談孩子。 他說, 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他們是生命對自己的渴望所衍生的兒女。 他們經你而生,但不是從你而來。 雖然他們與你同在,但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但不能給他們思想。 因為他們擁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提供居所給他們的身體,而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寓居在明日的住所中,而那是非你所能觀覽的地方,甚至不在你的夢中。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讀者舉手】生活給愚蠢的人豎了一道牆,給聰明的人開了一個洞 發表於 15 7 月, 2016 By 讀者投稿 圖片來源:Pixabay 文/Miffy 瑪格麗特‧尤瑟娜的《苦煉》是獲得1968年費米娜文學獎的作品。小說描述澤農的一生,把重點放在他如何追求真理的過程。澤農是煉金師、科學家、醫生、也是哲學家,身處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雖然藝術蓬勃發展,在科學上找到新的研究方法,但也充滿戰爭、不少人因宗教改革而遭殺害,鼠疫也奪走許多生命。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讀者舉手】小繪本啟動大歷史 發表於 3 7 月, 2015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馬尼尼為 除了名人偉人的傳記繪本、以及用編年體說歷史的方式,薄薄的繪本要如何把「大歷史」說得好呢?繪本要如何應用它在短篇幅內深刻完整敘述主題的優勢,把事件的「精華」說出來?作家學者 Neil Postman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紀伯倫:你的孩子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發表於 19 1 月, 2015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pixabay 文/紀伯倫 孩子 On Children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