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克新聞】S3EP44:食飽袂?從飲食了解台灣──《吃的台灣史》

吃飯皇帝大,吃是一個文化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台灣人怎麼吃?這個問題幾乎就是台灣文化史裡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吃包含了完整的社會過程,從食材哪裡來,原生的或是外來的。外來的食材怎麼來?因為貿易?因為殖民統治? 食材來了怎麼烹調?誰的吃法?餐桌禮儀和「非日常料理」的文化意義是什麼? 吃的文化最能表現台灣的文…

【GENE思書軒】哥倫布、麥哲倫是開拓者?他們是懂收割啦!

該死的全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除了重創不少人的健康和生活,也讓跨國旅行滯礙難行,直到今年10月中台灣才全面開放邊境,我也剛好這時候到15世紀末開啟全球大航海時代的葡萄牙,參加大型國際學術會議。 葡萄牙在大航海時代的重要性不必再強調,西方阿宅普遍相信,當葡萄牙人繞過好望角時,世界…

【布克新聞】S3EP22:台灣漫畫如何詮釋大航海時代裡的濱田彌兵衛事件──《蘭人異聞錄》

什麼是文史轉譯漫畫?文史轉譯和歷史的關係是什麼?當我們選擇用漫畫的形式說一個歷史相關的故事時,漫畫的媒介形式會對故事產生什麼效果? 以上的思考,不是什麼學術論文或學術研討會的主題,它是一群人,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用生命思索出來的實踐成功。 這次為大家介紹的台灣漫畫是Kinono的作品《蘭人異聞錄:濱…

【布克新聞】S3EP16:國姓爺和你想的不一樣──《海上傭兵》

在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中國東南沿海有一個家族,你一定聽過。但我們可能從來沒有搞清楚過他們的行事邏輯,與看到的世界變化。 他們是鄭芝龍與鄭成功父子,如同這週要介紹的書名,他們是海上傭兵。擁有一定的自治權,但也參與到大航海時代東亞與東南亞航線的爭奪戰中。 在這個賽局裡,明帝國與清帝國的差異不大。真正的…

【一週E書】我們就這麼瞎!

文/犁客 有回與西班牙朋友聊天,內容大多是聽他嫌惡西班牙政客多爛(當權的爛,在野的有另一種爛,不給獨立的爛,領導獨立的有另一種爛),心想幫他打打氣,於是提及好歹西班牙在大航海時代曾是一方之霸,「你們有『無敵艦隊』不是嗎?」 「『無敵艦隊』根本反諷好嗎?」朋友噗嗤,「國王派了一百多艘船出去想要征服英格…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我們需要一道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的視線──八旗文化

大家都知道,歷史常是由勝利者寫的。獲得話語權的那一方容易透過歷史美化自己的手段、醜化對手的行為。這行徑多少不大誠實,不過也不難理解──甭說國家領導者那個階層的人物,隨便一個小朋友可能都會做這種事。 雖然歷史常是由勝利者寫的,但本國國民所知的歷史,有些成分得算是由失敗者寫的。老實說這也不能算完全不好,…

謝哲青:每張紙鈔、每個硬幣,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歷史

文/天下文化 你每天都會打開皮夾,但是否真正了解經手的紙鈔或硬幣背後的故事? 知名作家謝哲青認為,紙鈔和硬幣的意義不只是金錢,它們是藝術、是時代的記憶,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與溫度,訴說著一個國家的時代浮沉、文明興衰和文化滋養。 為了讓更多讀者認識這些隱藏著的美麗歷史,他撰寫和推薦《鈔寫浪漫》,分享他歷…

【故事‧說書】凝視現實與想像交織的世界──《地圖的歷史:從石刻地圖到Google Maps,重新看待世界的方式》

文/王健安 本文與【故事‧說書】合作刊載 地圖即故事,地圖即生命。地圖的力量能迷惑、能振奮、能煽動,能無聲傳遞迷人的故事,講述我們曾經經歷以及即將前往之處。賽門‧加菲爾(Simon Garfield)《地圖的歷史:從石刻地圖到Google Maps,重新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其獨特的眼界,解說地圖如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