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也青春】三代警察、三樁懸案,一部二戰後日本社會變遷史 ──戴偉傑談佐佐木讓的《警官之血》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警察小說在日本成為顯學不過十餘年的時間,從脈絡上來看,1990年代較偏向冷硬派風格,例如大澤在昌的「新宿鮫系列」、逢坂剛的「百舌系列」,當然另有更早的歸屬於社會派推理,甚至被視為旅情推理(!)的鮎川哲也「鬼貫警部系列」、清張的早期作品,其他也有高村薰的「…

【讀者舉手】這不是社會寫實推理小說⋯⋯嗎?《氣球人》

文/陳偉毓 主角意外開啟了一個能力,他只要觸碰到對方的皮膚,就能夠輸入指令,讓對方的某部分器官瞬間脹大、扭曲、旋轉,就如同馬戲團小丑在手中把玩的長條氣球般脆弱。在讓那個慣老闆頸部旋轉半圈、意識到這悽慘死狀是自身所為之後,主角便開始了他的殺手生涯──這是陳浩基最新出版《氣球人》的初章設定。 雖說是最新…

對拉美人民而言,《百年孤寂》不曾魔幻,而是忠於現實

文/廖偉棠 要紀念加西亞.馬爾克斯,無論多麼隆重其辭都不為過,歐巴馬、柯林頓和普京難得一致地都表示了喪失世界文學大師與摯友的哀悼,做為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第一大海外殖民地的本國,我們當然也應該有恰當的禮數。目前我看到最準確的致哀是:「沉重悼念中國作協主席馬爾克斯」,來自一個作家的微博,今天去找已經找不…

只要故事接著講下去,不會有人干涉哈迪怎麼講故事

文/Ahmed Saadawi(阿荷馬德.沙達威) 騙徒 ◆1 拾荒者哈迪熱衷於在他說的故事裡加入寫實橋段,好讓敘述更引人入勝。他會背下所有相關細節,每次他說起自己身上發生的故事,都會加入這些橋段。他正在埃及人阿濟茲的咖啡廳,坐在緊鄰落地窗一角的沙發上,撫摸自己的八字鬍和零亂的落腮鬍,然後拿著一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