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慶樺 雖然序言中馬克思自稱把政治經濟學弄到通俗易懂,但問題是,一般讀者並不覺得。在美國歷史學家曼努埃爾(Frank E. Manuel, 1910-2003)的《馬克思安魂曲》(A Requiem for Karl Marx)中,描述了當年出版這本書時的情況。在第一卷出版前,馬克思與恩格斯都興…
文/姜泰宇(洗車工作家) 「不是放棄也不是自暴自棄。當人類面對大環境發生的緩慢變化,不自覺就會順應時勢。」 至少停頓了超過二十四個小時,我才能從書裡的這段話抽離,繼續。看來稀鬆平常的一段話,卻是要我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細細品味,反覆回想自己究竟是怎麼變成這樣的自己。我們有成為自己想要的模樣嗎?其實你…
文/房慧真 阿波和阿塗在工廠時,都看過作家楊青矗的工人小說,張金塗說:「當時就知道工廠有這麼一個工人小說家,他那時寫這個算是黑五類,但非常貼近工人的生活。」蔡滄波和楊青矗的淵源更深,讀大二時蔡滄波在臺大成立勞工服務團,到新莊紡織工廠做訪調,也曾請楊青矗到社團演講。一九七八年楊青矗以中油工會成員的身分…
文/ 黃海樹(황해수);譯/ 楊爾寧 做體力活的人有一個奇怪的特徵,就是會把做的苦差事當作英勇戰績似的,互相爭論著誰做得比較辛苦。舉例來說,在摩天大樓的工地現場工作時,有個人說:「昨天董事長說要來,我把一千五百塊磚頭搬走,還以為要累死了。」這時旁邊的人就接著說:「區區一千五百塊磚頭也拿來說嘴。我在副…
受訪者/ 阿藍;文/ 廖偉棠 說到阿藍,很多讀者都會知道他曾是一個寫詩的的士司機、巴士站長,因為電視曾經報道,但人們對阿藍的了解也到此為止,工人詩人、藍領詩人,這些標籤貼上去容易,深入分析卻很困難,於是就會有人想當然以為阿藍的詩一定激烈抗爭、或者一定通俗易懂,然而只有阿藍自己知道:工人的詩與學院的詩…
文/犁客 「很多人問我:接下來要寫什麼?」林立青說,「但老實說⋯⋯我也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寫什麼。」 2017年出版《做工的人》之後,林立青從一個在臉書上寫文章描述工人日常實況的工地監工,變成暢銷作家,有些狀況沒變,但他看開了;有些狀況變了,而他認為自己眼界開了。 「例如網路上還是常有人覺得我的論點偏…
文/犁客 或許你讀過去年的暢銷書《做工的人》,對於其中描寫的工地生態與工人生活產生又熟悉又陌生的奇妙看法──生活在台灣,工地常是我們每天的日常風景,但在那些通常被各種圍籬擋住視線的地方過活的人,卻似乎生活在另一個時空。 又或許,在林立青還沒出版《做工的人》之前,你已經在臉書上讀過他被大量分享的一些文…
文/法蘭克.麥考特;譯/趙丕慧 我跟弟弟馬拉基在布魯克林的克萊森街遊戲區裡。他兩歲,我三歲。我們在玩蹺蹺板。 上下上下。 馬拉基上。 我跳了下去。 馬拉基往下墜,蹺蹺板撞到地面,他尖叫,一手摀著嘴,有血。 天啊,有血就慘了。我媽會打死我。 說鬼鬼到。她正跑過遊戲區,但是大肚子害她跑不快。 她說,你幹…
文/胡培菱 今年一月二十日,川普走馬上任成為美國第四十五任總統。從二○一五年六月他宣布參選,二○一六年七月正式獲得共和黨提名,在兩個月後打敗民主黨強棒候選人希拉蕊,當選美國總統,這兩年半以來川普戲劇性的崛起,以及最後讓媒體、專家甚至共和黨本身完全意料之外的勝利,至今仍是美國人與全世界想要解開也急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