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秒讀 在記憶中,她覺得同學被排擠與喜歡布袋戲,是有連結的 發表於 21 11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 傅榆 有了小學那段被排擠的經驗,國中開始,遇到可能可以成為朋友的人,我都會設法找到彼此間共同的興趣,極力拉攏。當時我已經改掉所有自認為的壞習慣,不咬嘴唇,不咬指甲,也還真的就交到朋友了。所以我便暗自認定會被排擠都是因為過往那些壞習慣。這種心態影響我很深,即使到現在,我還是經常擔心、檢視自己是不是有些舉動看起來很討厭。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一週E書】沒有一個漫畫家做過他做到的事──鄭問 發表於 30 5 月, 2018 By 犁客 Photo Credit: 大辣 文/犁客 如果你因《風雲外傳:天下無雙》或者《漫畫大霹靂》被鄭問的畫技打動,那麼你可能是港漫迷、馬榮成迷、霹靂迷、布袋戲迷,或只是因為年紀很輕。 如果你因《鄭問之三國志》被鄭問的畫風震懾,那麼你可能是三國迷、遊戲迷,或者就是因為好奇:三國遊戲百百款,但很難得看到一款會把角色繪師名號放在遊戲名稱上當成賣點。 完整文章
活動記錄 【犢講座49】從阿湯哥講到布袋戲,沈鴻元教你如何以非音樂家的身分聽懂爵士樂! 發表於 4 1 月, 2018 By 犁客 文/犁客 「為了不讓大家覺得爵士樂離大家很遠,我們從好萊塢電影開始講。」沈鴻元說,「好萊塢最會用爵士樂當配樂的導演是克林.伊斯威特,但我們別講那麼遠,從偶像談起。」 電台主持人沈鴻元一開講就展現出用聲音表情及談話內容快速吸引觀眾注意力的專業技巧,幾句言談之間,便輕巧地帶領聽眾跨過許多人心中想像出來的爵士樂聆聽門檻,直接讓旋律流進大家的耳朵。 完整文章
活動記錄 如何聆聽爵士樂,並且讓未來的生活絕對不再無聊?訣竅就是⋯⋯ 發表於 19 9 月, 2017 By 陳 心怡 Photo Credit: 啟明出版 文/陳心怡 爵士樂到底該怎麼欣賞、怎麼聽?愛樂電臺「台北爵士夜」、「藍調之聲」與「爵士在台灣」的主持人沈鴻元直接了當地說:「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不同,因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聽音樂,不用迷信評鑑。」這對很多把聆聽、欣賞爵士樂視為畏途的聽眾來說,無異是種莫大鼓勵,而沈鴻元會如此告訴聽眾不是沒有原因的。 完整文章
專訪 混亂的時局、生命的脆弱、命運的瞬變,以及新生的希望──專訪《綠島》作者楊小娜 發表於 27 12 月, 2016 By 犁客 文/犁客 「沒有人對我說過這些事。」楊小娜心平氣和地說,沒有顯露任何激動,只在談起當年經驗時輕輕皺眉。 楊小娜在美國出生、在加州長大,雖然母親來自台灣,但她在家裡與母親對話時用的是英文,母親很少對她談過台灣的事,更沒談過台灣糾結複雜的歷史或政治狀況。台灣對楊小娜而言,就是母親的故鄉,一個有些親戚住在上頭的島嶼。 完整文章
專欄, 黃子欽的設計嘴,泡 【黃子欽的設計嘴,泡】用線條及字型與觀者對話──與設計師何佳興對談(二) 發表於 22 7 月, 2015 By 黃子欽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蔡仁譯;作品提供/何佳興 ➨➨前集回顧:在方寸間嘗試各種可能──與設計師何佳興對談(一) 線條的延伸是身體與書寫的對話 你剛才提到書法、線條與身體,一個是書寫者的身體,一個是線條本身就是一種「體」,我覺得可以趁機談一下你幫鄭宗龍「在路上」做的視覺設計,因為這一定與身體有關。 完整文章
活動記錄 站在即將消失的起源所在──記台北城市散步「大橋頭的北邊與南邊」 發表於 22 4 月, 2015 By Wolf 文/鳳梨 天空下著細雨,我匆匆從附近的便利商店買了飲料,在大橋頭捷運站 1 號出口的騎樓等「台北城市散步」負責人邱翊,他也是今天的導覽者之一。邱翊抵達,開始發導覽耳機給大家時,我發現我們正好站在一家咖啡店前方。最近搜尋延三夜市,搜尋結果都會浮出這家店名,想想,還挺適合做為這場「大橋頭的北邊與南邊」的出發點──因為現在提到大橋頭,多數人只會想起食物。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