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曉林 即使開啟一扇門也不一定就有房間 即使有窗戶也不能說就會有室內 不能說那裡就會有讓人類生存或死亡的空間 ──田村隆一,〈人類之屋〉 法國現象學家巴舍拉在其名著《空間詩學》曾經討論過「家屋」是「幸福空間」的典範,那是人們第一次棲居的所在,即使人們離開了自己的房間,仍然心存依戀,「它們在我們裡…
文/珮姬 自從看了《惡人》的電影、大哭一場之後,雖然事隔多年,吉田修一所描繪的那種錐心之痛與悲哀感,一直令我印象深刻。今年由同一位導演改編的《怒》上映了,才讓我注意到原作一年前已然上市,於是欣然帶了一本回家。 觀察人性愈久,愈覺得人的情感之多樣,往往來自於最基本的不滿足。雖然感情上,我們會認為愛人、…
二○○七年,吉田修一出版《惡人》,成功融合類合元素,又不失文學深度的寫作技法,在文壇及讀者之間獲得一致好評,也將吉田修一推向寫作生涯新高峰。後來甚至有評論家以「惡人」之前與「惡人」之後,來區分吉田作品的文風改變,足以顯示《惡人》作為吉田修一作家生涯的重要性。 其實在同一時期,他曾出版一部與《惡人》截…
之前我們介紹過《中國文化基本教材》中許多老師沒教的事──像《論語》裡的假掰事蹟,或莊子惠施的嘴砲實錄。但說起諸子百家爭鳴的自由年代,最該介紹不容遺漏的應當是先秦的引戰王檢舉王《孟子》。 孟子本名孟軻,他提出的「性善論」最著名,且如他那句「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的名言,在那個嘴砲無敵、民智大開,甚或…
隨機行兇甚或是殺童好似成了這幾年的新聞關鍵字,每每當巨大難以承受的惡耗過後,伴隨而來集體無意識之憤怒、脆弱或恐慌,幾經驗算,總歸結到死刑存廢的爭論上。若說生死大權大限得自於天,由至上命令所主宰,那麼討論廢死之課題,恐怕也非人類的道德律得以負載。 然而刑罰的量度,教化的施用,人的善惡本體論……這些議題…
前一篇「江南腔為什麼這麼娘?」已經提到顏之推寫給家族後輩的這部「家訓」,替我們保留了許多六朝南北士庶的文化與風俗。然而除此之外,顏之推還談到許多治族齊家的細節,更穿摻爆料了當時士族官員間的傳聞軼事,有點魏晉南北朝《壹周刊》的味道。 其間我覺得最有趣的大概是顏之推敘述了江南與江北婦人的氣質差異──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