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離群索書 【果子離群索書】有沒有人願意陪我,讓地獄不像地獄? 發表於 16 4 月, 2021 By 果子離 Photo Credit: Unsplash 《親愛的共犯》探討了諸多矛盾的事物,善與惡,愛與恨,罪與罰,以及深情與無情。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搶劫是惡行,強盜是惡人,但如果劫富濟貧呢?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和善的界限,有多遠? 發表於 4 6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林榮崧,《十種人性》編輯 公視高水準製播的劇集《我們與惡的距離》,引發久違的本土劇收視熱潮和廣大迴響,也帶給我們深刻的省思:或許我們與惡的距離,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般遙遠。 但是,人性是很複雜的。你知道我們與惡、與善的距離,各有多遠?你是你想像中的樣子嗎?你是別人眼中的樣子嗎?你知道自己帶有幾種人性?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一週E書】我們與惡的距離、與戲的距離,以及與自己的距離。 發表於 12 4 月, 2019 By 犁客 Photo Credit: 我們與惡的距離 The World Between Us 官方頻道 文/犁客 公視影集《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約是近期引起最多討論的影集,而且令人開心的是,多數討論不再是被有意無意扔出來的明星緋聞,而是與劇情內容及故事主題有關的思索,因為這部影集直視一直存在於我們社會當中、生活當中的重要議題:我們怎麼看待「惡」?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備受讀者喜愛的《小婦人》,細膩呈現孩子以身試「惡」 發表於 27 11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wikipedia 文/河合隼雄;譯/林暉鈞 惡的兩義性,再怎麼論述也無法窮盡。所以我才會忍不住認為,單純地排除惡,會引來更大的惡。然而,撇開「惡是什麼」這種一般性的通論不談,只要身為人而活著,就會遭遇不管怎麼說都「不對」、本人也無法辯解的「惡」。我們必須對這一點有所認知,也因此我們需要「惡的心理學」。小學一年級的江田小朋友也在詩裡面說「我是呆瓜,我是笨蛋/我知道自己做了蠢事」,他認知到那是不容辯解的惡。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為什麼我們還記得湯英伸呢? 發表於 13 5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張娟芬 9/16 九月十六日,出現二○一○年第一起死刑定讞案例。 9/23 九月二十三日,出現第二與第三個定讞個案。 9/24 為什麼我們還記得湯英伸呢?都已經二十幾年了。 完整文章
每月專題 【專題:惡意】伊格言:惡之一種 發表於 20 12 月, 2016 By 伊格言 繪圖:唐壽南 文/伊格言 小編碎碎念:「惡」是什麼?護家盟的「惡」又是什麼?為何伊格言說,其實惡意只是「一套技術」? 對一般有目的的人講,你也有目的,他以己度人能理解,也容易知道怎麼對付,所以不太害怕;而碰上沒目的的,他就不解了,他不能想像沒目的是怎麼回事兒,他就老猜你的目的,結果猜了半天,還是不覺得抓住你了,他就害怕了。 ——顧城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