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玉玲 符合故事氛圍的插圖為這本書的內容增添許多靈動感,讀者可以隨著圖文一路流暢地進入故事環境裡想像,《我想聽見你的聲音》在故事結構的安排上,擅於鋪陳和轉折,經由幾個章節故事分別將小狗奧茲和小男孩派屈克、父母親關係的變化作出了交代,也增加了可看性。在情感描述上也見寓言性,說明動物和孩子都是有感情…
如果小時候聽到的鬼故事全是真的,臺灣每間小學應該都是墳場改建的!What?長大之後,這類恐怖傳聞越來越多,按KTV服務鈴,結果服務生從包廂廁所衝出來;紅衣小女孩跟著一群人爬山結果帶給他們厄運,就連紅綠燈的小路人都會在你我不注意時跌倒。我的老天,臺灣的「都市傳說」會不會太多了一點!?本集《閱讀夏LaL…
文/犁客 很多人對童話的印象是「那都騙小孩的」,或者客氣點兒講「為孩子們掩蓋了現實的殘酷真相」,但仔細想想,實情或許並非如此。許多被胡亂歸類到「童話」的故事,可能是寓言、可能是神話、可能是民間傳說,這些故事本身都帶有反應文化及社會的意義,大多數並未刻意粉飾太平──格林兄弟蒐集的那些大多挺殘忍的,安徒…
文/犁客 有一段時間,在台灣出版「青少年小說」相當尷尬。 內容沒什麼好尷尬的,都是好看有趣的小說,尷尬的是怎麼包裝都不大對──說是童書,字太多了,可能沒插圖,內容也太過沉重;說是給成年讀者讀的,感覺似乎又輕淺了點。而且主要角色常是中學生左右年紀,成年人不見得有興趣──那個年紀發生的事,對他們來說已經…
文/臥斧原刊於【Medium】,經作者授權轉載 法國最大出版集團Hachette Livre的執行長Arnaud Nourry說電子書沒什麼創意,是個笨產品。 這段訪談刊載在2018年2月份的媒體上,如果不知來龍去脈,可能會覺得Nourry是電子書的抵制者;不過事實上,Hachette Livre是…
寫譯俱優的岸本佐知子(KISHIMOTO SACHIKO),散文作品於華文世界首度譯介。一次飽覽她在《筑摩》雜誌備受歡迎的專欄「死心眼的個性」五十二篇散文。 川上弘美、小川洋子、北村薫都為之傾心,最不可錯過日本女流作家;這本難得的半自傳式精巧散文作品,是認識岸本佐知子的最佳媒介。 讀著讀著,你會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