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所謂的愛就是去擁抱痛苦——專訪《地球盡頭的溫室》、《行星語書店》作者金草葉

文字/金草葉;譯/漫遊者文化;筆訪/愛麗絲 韓國新世代小說家金草葉曾以《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七篇短篇小說,在架空宇宙裡探討人性幽微,差異與孤獨或許在所難免,但相互理解的溫度永遠暖人心房。如今,金草葉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地球盡頭的溫室》,故事橫跨六十多年,當地球爆發落塵災難,人心彷彿也染上瘟疫,究…

連兩週後的房租都沒著落,這樣的我也有未來嗎?

「那妳想要什麼樣的長期未來呢?」我問:「妳可不可以看到自己在不同的未來裡呢?」
「我甚至連這星期會怎麼結束都想像不出來。」她說。
「那就試試看。」我催促她:「試著看到自己在不同的未來裡。一個妳不怕自己付不出房租的未來。一個妳覺得自己有力量可以掌握局勢的未來。」
電話安靜了一陣子,很深沉、死寂的安靜。我任安靜蔓延,給泰拉一點空間。已經很久沒有人允許她好好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讓她離開驚恐的現狀了。

我寫作生涯的核心主題是:生而為人,究竟有什麼意義?——專訪《隱娘》作者劉宇昆

文/黃淑芳 ※原刊於【中央社】,經同意節錄轉載,原文連結請見文末 ※ 若用武俠小說的辭彙描述,劉宇昆(Ken Liu)是個罕見的奇才。他在中國甘肅出生,11歲隨父母移居美國,在哈佛大學一口氣修習文學、法律、資訊工程;畢業後先是在新創公司當工程師寫程式,然後做了律師,主攻專利與企業法務,利用每天搭火車…

【閱讀夏LaLa】「對於未來我真的沒想法也沒有方向⋯⋯」|祕密儲藏室03

祕密儲藏室檔案#3 登錄者:Ariel(26歲)台灣最北部的城市 祕密:嗨~《閱讀夏Lala》!這是我畢業的第一個工作,也即將要離開待在這三年多的時間,我知道自己對任何工作沒有喜歡或熱情,會做三年純粹是我很喜歡旅行,要努力工作才能出國,但現在因為疫情關係,讓我覺得我好像必須得想想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

【經典也青春】歷史之心,科幻之眼 ——朱宥勳談葉言都的《綠猴劫》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綠猴劫》於1987年首次以《海天龍戰》為書名出版,到今年第三次出版已歷經32年,期間始終受到各種好評、研究、分享,但在新冠疫情爆發後,更凸顯其令人驚異的預言性,並引發另一波閱讀及探討熱潮。 領讀人朱宥勳有獨到而深刻的解讀,摘要如下: 一、這本作品最厲害…

【經典也青春】獻給貓奴的柔情搖滾科幻 ——臥斧談羅伯特.A.海萊因的《夏之門》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久仰海萊因大名的我,多虧了吾友臥斧推了一把,受邀來上節目特別開了這本書單,讓我終於讀到《夏之門》。我必須說,以往讀科幻小說多少感到辛苦(例如拯救地球到外星出征的星際戰爭、被一堆理論震懾的磚頭書、有著嚴肅主題的反烏托邦政治寓言、或跳接得暈頭轉向的電腦叛客作…

關於那些可以預知未來的人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很晚才看電影《異星入境》(Arrival)。看完之後把先前讀過的原著小說〈妳一生的預言〉(Stories of Your Life)翻出來,重讀了一遍。 〈妳一生的預言〉是姜峰楠(Ted Chiang)的科幻短篇小說,繁體中譯本收錄在同名短篇小說集…

【經典也青春】該奔跑到何處才行 ——朱福銘談威廉.吉布森的《神經喚術士》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後自然、後身體、後人類」,是中興大學林建光老師為這本書所寫的解說的標題。 這部在一個具有意義的年份——1984年出版的作品(不得不聯想到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甚或村上春樹的《1Q84》)以先驅性的故事與人物及場景設定,描繪一個喪失上線能力的「網際…

侵犯用戶隱私、竊取資料、性騷擾風波⋯⋯Uber的內憂外患接二連三襲來

文/亞當.藍辛斯基(Adam Lashinsky) 譯/謝儀霏 2017年3月Uber爆出另一則醜聞,引發各界嘩然。《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揭露Uber 多年來,使用名為《灰球》(Greyball)的祕密程式,在未得到當地批准而營運的城市裡,如美國的波特蘭、波士頓、帕里斯…

當公司比你短命,你該怎麼辦?

文/坂口孝則 譯/吳怡文 說到未來預測,大致會有兩種類型,一是「空中飛車在街上來回穿梭」,一是「賀年卡在往後十年內將越發減少」。前者是戲劇性的描繪日益改變的現代社會,後者則是描繪實際但平凡的變化。 我們可以試著將這些預測套用在自己的工作上。打破既有觀念的激進預測,比較難想像要怎樣落實在實務上,但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