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秒讀 什麼是幸福?怎樣才能找到?亞里斯多德這樣說⋯⋯ 發表於 6 3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易夫斯.波沙特(Yves Bossart)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柏拉圖:如果人生值得活,那只是為了注視美 發表於 10 11 月, 2015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Francesco Cavallari 文/賀瑞麟 「美」是什麼? 這兩個問題有何差別?「『美』本身是什麼?」以英語表示就是「 what is beauty in itself ?」;而「『美』表現在什麼東西上?」以英語表示則為「what is the beautiful ?」(美的人事物為何)。這兩個問句的關鍵在於兩個名詞的對比:beauty 和「the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魂斷威尼斯》 情節再簡單不過,卻讓人痴迷百年 發表於 21 10 月, 2015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紀大偉 德國作家托瑪斯‧曼(Thomas Mann)的中篇小說《魂斷威尼斯》在 1912 年出版,至今剛好 100 歲。台灣社會所認識的《魂斷威尼斯》至少有兩個版本(第三個版本是歌劇版,但在台灣不通行):一,小說作者托瑪斯.曼早在 1929 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魂斷威尼斯》和其他代表作在台享譽多時。二,在 1912 年的小說版面世近 60 完整文章
elek之真是個顯而易見的圈套, 專欄 【elek之真是個顯而易見的圈套】《單身》花絮 發表於 13 10 月, 2015 By elek Photo credit: ruidoblanco/Shutterstock.com 寫於 1964 年的《單身》(A Single Man)於 2010 年由新經典文化出版,書封用了前一年的改編同名電影(台譯:摯愛無盡)的劇照,從前導宣傳影片到阮慶岳的導讀都十分著重同志相關的橋段,出版社給讀者的所有線索,都將《單身》編入同志文學的隊伍。譬如前導影片提了《孽子》、《春光乍洩》和〈斷背山〉,呼籲讀者不要錯過「這些同志經典開場的時代鉅作」。《孽子》寫的是 1970 完整文章
GENE思書軒, 專欄 【GENE思書軒】該如何在道德部落間建立對話、凝聚共識? 發表於 5 10 月, 2015 By Gene Photo credit: Ollyy/Shutterstock.com 有許多公共議題的辯論,真的很叫人傷透腦筋,例如該廢死嗎?該開放移民嗎?該抽富人重稅作重分配嗎?同性戀婚姻該合法嗎?墮胎該合法嗎?該限制發展來保護環境嗎?鄉民的正義,在這些議題的討論中,常常是不缺席的。就算是理性的討論,正反方都能提出有理的論據,在教育中不太強調思辯的亞洲社會,尤其令人難以抉擇,所以乾脆憑感覺,或者不理會而去小確幸了…… 完整文章
GENE思書軒, 專欄 【GENE思書軒】亞特蘭提斯‧基因:人類起源的凶險之謎 發表於 7 7 月, 2015 By Gene 原文刊載於 The Sky of Gene,獲授權轉載 人類是有史以來最詭異的物種,是唯一遍布全球的物種…… 呃,不對啊,小強也遍佈全球啊!不對,小強遍布全球,只是小強有很多「種」,就單一物種而言,人類才是全世界遍佈範圍最廣的物種,還能上天下海。 完整文章
GENE思書軒, 專欄 【GENE思書軒】亞特蘭提斯‧瘟疫:人類進化的轉捩點 發表於 15 6 月, 2015 By Gene 醫學昌明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會看到親朋戚友因為瘟疫而相繼往生嗎?這真叫人難以想像,可是也難以否認其可能性。 我們對瘟疫其實不見得陌生,十幾年前的 SARS 到幾年前的 H1N1 陰影仍未完全散去,非洲就爆發了大規模的伊波拉疫情,迄今至少有超過一萬人喪命;現在剛開始爆發的 MERS 疫情,從中東傳到離台灣不算遠的韓國,短短三個多星期,確診病例快速累積 145 例,死亡例也增至 14 起。 完整文章
GENE思書軒, 專欄 【GENE思書軒】讀古文真的可以拯救道德淪喪的台灣嗎? 發表於 7 5 月, 2015 By Gene 最近有兩個熱門話題,一個是有學者提倡讀古文可以拯救道德淪喪的台灣,另一個也和道德有關,那就是網路霸凌讓一名年輕楊姓女模輕生,社會針對網路霸凌一片熱議。 那我在這裡兩個話題一次滿足吧!我想說的是,古文教育不能廢,但我們也不能用讀古文變得更有倫理道德。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愛情是什麼,想到就讓人睡不著了/《哲學在深夜思潮起伏時》 發表於 10 1 月, 2015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小川仁志 譯/李伊芳 所謂的戀情、愛情,到底是什麼? 一想到這些,就睡不著了。 【哲譯】想著自己的心情 想到單戀的對象就會遲遲難以入睡吧?此外,戀情發展不順遂時,也會煩惱到睡不著吧?戀愛為何會如此擾亂我們的內心呢?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其實大腦不懂你的心》:是我的大腦易怒,並不是修養不好? 發表於 28 10 月, 2014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喬凡尼.弗契多 Photo from Flickr by Eneas De Troya 任何人都會生氣,那很容易。 但是因著正確的理由,在正確的時機, 以正確的方式, 向正確的對象表達正確程度的憤怒, 卻不是任何人都辦得到的困難任務。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