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的目光只看藝術家,她卻看著藝術家身邊的人,寫他們血液裡對夢想充滿原生動力的渴望,寫不帶雜質的初衷如何在金錢、權力世界裡打折,面目斑駁得連擁有者也快辨認不出來。 她寫恐懼、寫焦慮,寫對自身才情天分無所掂量的空虛;寫情、寫愛,寫以假亂真的幸福,寫以真亂假的自我安慰或欺瞞。 她用忽近忽遠又真實如歷的手…
文/小食曼 說到蔡康永,你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是在《康熙來了》中,總是讓小S能肆無忌憚地說,自己則默默為一切做圓滑結尾的他;或是多年前的談話節目《真情指數》中,用無比的同理心,使得來賓總是卸下心防,甚至是潸然而下的蔡康永。無論是哪一種,相信大多數的觀眾,應該難以想像圓融、有主見、堅強的他,會有在鏡頭前…
文/駱亭伶 本文與《小日子》合作刊出 年少時光總有背誦詩詞古文的記憶;卻往往在經歷世事後,某些句子迸出腦袋,令人得到一份理解與寬慰。何以「讀生書不若溫舊業」?「何飛鵬×張曼娟的經典學堂:經典裡的現代智慧」講座中,嗜讀經典的張曼娟與何飛鵬,分享了哪些私心所愛的古籍經典詩詞,讓自己找到了方方面面的參考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