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走一萬步」,可以先設定「走三十分鐘」

文/張銀珠;譯/張雅眉 我有兩位主治醫師。一位是左腳,一位是右腳。 ──喬治.泰瑞維廉(George Macaulay Trevelyan) 我們一天走多少路呢?大部分的上班族都是利用交通工具通勤,消耗熱量的時間相當有限。就算幾乎沒有活動,現代人也不覺得有什麼不適,問題在於連短距離也不想用走的。 韓…

【讀者舉手】你的選擇其實是被習慣決定的!《原子習慣》

文/彗星 「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每天都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每天都退步1%,一年後,你會弱化到趨近於0!你的一點小改變,將會產生複利效益,如滾雪球般,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原子習慣》封面上就寫下了這幾句話,也同時讓我覺得適用在每天的生活中,甚至可以記下來時刻叮囑自己。 作…

婚後一年我們開始分房睡,沒想到迎來前所未有的祥和日子

文/李政燮;譯/簡郁璇 結婚一年後,我們夫妻開始分房睡,但完全不是因為經歷了「你到底為什麼這樣?我再也沒辦法跟你一起睡了,我們分房吧!」那種激烈的爭吵,只是為了生活上的方便,很自然地決定在各自的房間睡覺罷了。從結婚那刻起,我們就事先考慮到「這種時候」,準備了各自的房間和床鋪。 「這種時候」指的就是睡…

散步路線一生不曾改變,康德走出知名「哲學家小路」

文/斐德利克.葛霍;譯/徐麗松 眾所皆知,康德[1]的人生沒有什麼冒險的成分,我們甚至很難想像有誰的生活會比他更平淡無奇。 他生於柯尼斯堡(Königsberg),死於柯尼斯堡,畢生不曾離開家鄉,不曾旅行。他的父親製造馬鞍和皮帶,母親非常虔誠且慈愛,家裡永遠聽不到吼罵聲。可惜他的母親在他少年時代就撒…

與兒子達成共識:星期二是泡麵日、要喝水請自己來

文/申惠永;譯/曾子珉 「兒子,沒有什麼想吃的嗎?」 「妳明明就知道⋯⋯」兒子抿起嘴角,漾起微笑。 沒錯,對於兒子想吃什麼,我實在是再清楚不過了,只不過是不想承認罷了。 泡麵真是滋味美好的食物,但是不同於上了年紀、稍稍從泡麵的魅力中逃出的我,正值青春活躍的孩子絲毫不見有要從這股魔力中掙脫的跡象。我兒…

為什麼比起花椰菜,我們的大腦更容易喜歡蛋糕?

文/賈德森.布魯爾;譯/蕭美惠 為什麼比起花椰菜,你的大腦會更喜歡蛋糕呢? 並不僅僅是「蛋糕比較好吃」這麼簡單。真正的答案會讓我們了解到,為何我們會做出某些舉動,以及我們該如何打破各種壞習慣,例如壓力造成的暴飲暴食或拖延。 我們先從大腦為何、如何形成習慣開始說明。為何形成習慣?很簡單──習慣讓我們的…

明明隨時都可以改變舊習,為什麼我們還是偏好「新的開始」?

作者/凱蒂.米爾克曼;翻譯/韓絜光

想更常運動、改壞習慣、多存錢?主動創造「歸零」、「重啟」的契機,與過去的挫敗切割,改變更容易

我們都知道,要改變行為是很困難的事。但有一個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讓我們從醫界的一則成功範例說起。

遠端工作模式的子彈筆記應用實例

文/閱讀前哨站 瓦基 隨著後疫情時代的到來,愈來愈多的公司採取「遠端工作」的模式,讓員工「居家辦公」(work from home)或「在任意地點辦公」(work from anywhere)。但是許多人一時之間還無法適應這種驟變,甚至為了遠端工作衍伸的缺點所苦。接下來,我會說明如何利用「子彈筆記」…

終結遲到、拖延老毛病,設計你的行為優化小習慣

文/BJ.福格;譯/劉復苓 你也許有遲到的壞習慣,或者你有拖延的壞習慣。這些都是特別的例子,因為這些壞習慣來自於你沒有做的行為。面對省略或躲避類型的習慣時,你需要讓行為發生、而非停止行為。技巧高超的習慣客在面對這類壞習慣時,會把重點鎖定在第一階段,回頭去創造新習慣,直到解決問題為止。 這個過程本身就…

【讀者舉手】自我檢視:其實那些好習慣的祕訣我都知道!

文/林檎※原載於【檎時多雲偶陣雨】 常常聽到別人說「你的生活習慣會影響你的一生」,生活和習慣本會被綁在一起呢?因為生活便是習慣所堆砌而成的,你的日常是由許多組不同系統的習慣給牽引而形成。其實書中許多方法都可以搭配其他我們常見的心法和工具例如:斷捨離、子彈筆記、心流⋯⋯等,讓這些法則更加容易完成,《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