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戰亂,以詩解憂

文/楊道淮 題醉樵軒    民國三十四年 折得蟾宮桂,沽來玉液漿。撰詩權作肴,醉後石為床。 題畫樵    民國三十四年 涉盡千山壑,歸荷五嶽薪。肩常擔日月,晨夕伴乾坤。 江邊晚眺    三十五年於鳩江 暮色凝江岸,砧聲向晚敲。遠山夕照裡,蒼翠愈增嬌。 詠枯桃花    三十五年於鳳陽 造物實非仁,負卿…

【一週E書】成為偉人需要多少機運和近乎無恥的自私行徑

文/犁客 如果你在台灣接受過黨國教育,那麼就會讀過種種將他描述為超級壞蛋、搞得民不聊生的事蹟;如果你喜歡各種神怪題材,那麼可能聽過他是混世魔王轉世、腦後像太平天國的洪秀全一樣生有反骨之類傳奇;如果你偏好軼事野史,那麼或許知道他從不刷牙只用上等好茶漱口、每晚都有不同的妙齡女郎侍寢;如果你熱愛文學藝術,…

《聊齋》如果以現在批踢踢的分類,我們大概會看到這種內容⋯⋯

文/敏鎬的黑特事務所 〔地獄級國考遊戲〕 許多人對考場士子有些誤會,以為考試是一件很風雅的事。 事實上,考場的生活跟地獄差不多。 首先,不像現在是每年一試,古代是三年一試。 而且要取得當官資格,還要先考過秀才、舉人、貢士,最後才能取得最終門票:「進士」。(人生是有幾個三年?) 再來,考場環境可說相當…

古文詩詞的精讀與略讀──漢學家辛意雲與《自己的國文課》

文/陳心怡;攝影/徐平 提到國文課,恐怕很多讀者會不自覺陷入以前中學時代為聯考而準備的國文課本記憶裡。臺灣商務印書館舉辦的「商務120/臺灣商務70館慶──大師的學徒:關於閱讀的技藝與學習」系列講座中,就有讀者提問:「如果時間有限,是不是應該要讀新書,反而不要讀以前讀過的古文詩詞?」 師承錢穆的漢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