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納森.宇天達爾;圖/雅德俐娜.庫瑪珈諾娃;譯/陳映竹 編按:《優雅反駁的技術》作者改良的「溝通標靶(格雷厄姆之靶)」共分為8圈,從最外圍的肢體、語言暴力,進展到最需要以實力見真章的有效說服。書中將逐一教我們避開引起對立的雷區,幫助我們用最有效的方式發表論點,一步步往取得共識的「靶心」前進。 第四…
文/納森.宇天達爾;圖/雅德俐娜.庫瑪珈諾娃;譯/陳映竹 「你這個蠢蛋,閉嘴!」 今日,人跟人之間的討論品質堪用一場災難來形容。儘管比起最糟的狀況還有一段距離,但是拿很多政治人物來說,每逢選舉時節,就算當著幾百萬觀眾的面,他們還是不免犯下應該避免的錯誤。論點站不住腳,討論失焦,混搭著許多不實的言論和…
文/傑伊.海因里希斯;譯/李祐寧 我們應該向貓學習。說出不同意見,目的是要找出解決方法。 消除憤怒的一種方法就是提出一個選擇。亞里斯多德稱這類對話為審議性說理(deliberative argument)。審議和選擇有關。在呈現這些選擇時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你必須顯示出這些選擇能為對方帶來什麼好處。…
文/陳泓名原載於【Mediumedium】,經同意轉載 然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一無所有。 這個是一個十分優秀的作品,透析了獄中內容、角度以及不一樣的想像。 從被判刑的那一刻開始,作者蜜雪兒的工作便開始了。做為一位在德州的監獄記者,在書中最訝異的事情其實是來自於,她並非一位特定支持、反對死刑的記…
文/李文;譯/王小娥、謝昉 任何人追溯政治思想的源頭時,都會被十八世紀後半葉的重要性和動盪多事深深震撼。一七七○到一八○○年期間,至今仍左右我們政治生活的關鍵概念、術語、派別和爭論,以迅猛之勢不斷湧現。 這是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時代。很久以來,我們已經不知不覺深陷這樣的習慣:認為那個時代的政治…
台灣反同運動有組織集結的開始,是2013年的護家盟。護家盟的存在是必然,因為在民主社會,不同意見的衝突是必然,而溝通則是必要,雖然我們在護家盟出現一年後,就已經發現他們不是來溝通的。 現在,台灣的同性婚姻和性平教育正式在公投層級對決。從目前幾場「公投意見發表會」可以再度看出,在幾年的意見交鋒後,護家…
先說結論:我認為算。 檢舉也是一種言論表達呀,不行嗎? 有些人會分析,說檢舉者之所以檢舉,不見得是為了要讓該言論下架,因此不算是刻意侵犯別人的言論自由。然而,若不是為了讓言論下架,幹嘛檢舉?對於這個疑問,秉持這類主張的人或許會舉出一些例子,例如在現在的臉書架構裡,當我們看到不同意的說法,也不見得有辦…
我跟臺灣吧合作的一個哲學影片〈上臉書攻訐講錯話的藝人,是言論自由嗎?〉上週三上線。這個影片的內容,來自我每次受邀演講哲學入門的時候,都會用來開頭的一個故事:哲學家彌爾(John Mill)對言論自由的辯護。簡單地說,彌爾認為,言論自由讓社會有機會得到一個重要的禮物:當大家都可以說話,經由討論,真理會…
柯文哲說,如果 30 歲以上女生有百分之三十沒結婚,國家會不穩定,結果被罵翻了。例如林靜儀〈國家不安定,原來是沒結婚女性要承擔〉主張: 『昨天柯文哲市長說「如果一個國家 30% 女性沒有結婚,這個國家不會安定」,想不到國家不安定、酒駕的問題,都是沒有結婚女性要承擔的;2010 年當時的衛生署署長楊志…
文/口羊 記得以前念書時,國文課最討厭遇到孟子的課程。印象中,孟老夫子的課真的一點都不有趣,言必稱堯舜、三句不離仁義道德,好像有點掉書袋也就算了,偏偏每段經典原文都又臭又長囉囉嗦嗦,老師又不擅講故事,只愛考默寫和字詞解釋…… 當背書背到發瘋,還看到那句經典名言「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更忍不住想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