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週最熱門】據專家統計:孩童的智商不斷上升,創造力的分數卻持續下降
文/黃培陞
寒假將至,身兼家長的讀者也許得先忙著安排孩子假期的「行程表」。大家都認同:工作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弔詭的是,當人們無所事事時,又會忍不住將自己(孩子)的行程排滿。在本週,〈家長已習慣用活動填滿孩子的生活,卻忽略了放空與無所事事,也是成長所必需〉一舉衝入排行榜前幾名,無論讀者是意識到自己在忙碌的工作中,需要多點省思的空間;或者發現自己的孩子忙到連做白日夢的空間都失去了,在這篇都可以找到令你滿意的答案!(真正的潛能只有在無所事事時才能實現啊~)
獲得滿滿的能量之餘,一起來看看其他讀者關心的社會議題吧!〈她不打算孤獨,最終卻在孤獨中滅頂──專訪王聰威談新作《生之靜物》〉,小說家王聰威受日本「母子餓死」、韓國「編劇餓死」事件啟發,秉持可憐之人必有可悲之處的原則,透過筆下的人生百態與讀者討論當今世代的特有悲劇。
「妳都沒有發現嗎?如果妳多注意一下,搞不好事情就不會變成這樣了。」作者在〈喪偶之後,憂鬱是怎樣來的?〉一文中,帶著滿滿驚愕和委屈訴說自己喪夫當下,受到親友質疑的痛苦。所以說,看完作者分享了親身遭遇,如果身旁朋友不幸遭遇人生中的難關,千萬要記得以陪伴代替建議噢!
最後,分享一個與大家切身相關的研究發現。〈破解長輩文、假新聞與網路謠言──資訊很方便,為什麼閱聽人不見得比較有見識?〉中提到,實驗結果顯示:直接導向新聞網站的人平均瀏覽二十五個頁面。透過臉書或推特連結進入相同網站的人則看不到五個頁面,而且所花費的時間更少。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今的新聞受惠於線上搜尋研究的速度與便利,卻未必能造就更有見識的閱聽人,文中建議大家可以試著區分「新聞來源」並分析自己的閱讀習慣,當然,想成為更有見識的閱聽人,持續收看「閱讀最前線」就對啦~
2016/12/02-2016/12/08 熱門瀏覽 TOP10
-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你不見得要站在同志這邊,但應該站在護家盟的對立面
- 家長已習慣用活動填滿孩子的生活,卻忽略了放空與無所事事,也是成長所必需
- 【張耀升之黑是最溫暖的顏色】性傾向是可以改變的
- 運動會讓大腦知道:焦慮其實是種認知錯誤
- 她不打算孤獨,最終卻在孤獨中滅頂──專訪王聰威談新作《生之靜物》
-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我其實不是挺同,是討厭護家盟
- 【康文炳的編輯檯上,和檯下】史蒂芬‧金公開提點的寫作祕密!
- 喪偶之後,憂鬱是怎樣來的?
- 破解長輩文、假新聞與網路謠言──資訊很方便,為什麼閱聽人不見得比較有見識?
- 【果子離群索書】副刊江湖裡,身不由己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