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是『有趣』,只是我閱讀速度極低⋯⋯」──專訪12月店長陳浩基

筆答/陳浩基 作品一直廣受Readmoo讀者喜愛的香港作家陳浩基,作品橫跨推理、恐怖、犯罪,甚至超自然,但無論哪種類型,總會帶給讀者大呼過癮的閱讀體驗,以及展現濃濃的社會關懷。 這樣的創作本事是怎麼養成的呢?這樣的創作風格是被誰啟發的呢?在訪問陳浩基的時候,我們得到很多出乎意外的答案⋯⋯ 問:從您的…

【讀墨熱門榜:這本是熱門話題!】Vol. 42:硬裡子的東西,總會發光。

被疫情從2020年推遲到20201年的東京奧運,讓很多人對在日本奮戰的「台灣之光」留下深刻印象,不過,同樣在2001年8月,台灣人李琴峰以日語寫作,在日本拿下重要的文學獎項「芥川賞」,而這個相對靜態的台灣之光,背後的辛苦奮鬥並沒有比較少。李琴峰的得獎作品雖然還沒中譯,但她在台灣出版的前兩部作品,馬上…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寫小說也拍電影,往前召喚也向後探索。乙一的《白井小姐》

對一名暢銷作家來說,筆下的小說被改編為影劇版本,在如今已是件極為普遍的事。其中有的作家甚至還會親自改編劇本,藉此使故事在轉譯成另一種表現媒介時,可以盡量維持原本的樣貌。 相對於此,在兼顧小說與劇本之際,甚至還親自下海執導的知名作家,則顯得罕見許多。如今,這份名單上,除了史蒂芬.金與麥克.克萊頓可能是…

【一週E書】冷調疏離最適合形容安靜哀傷的溫柔。反之亦然。

文/犁客 有個孤獨的女高中生。 很多人在青春期會感到孤獨,只是他/她們面對的方式不同。有的人會因此嘗試培養興趣嗜好,有些人會相當熱衷團體活動,有的人選擇追隨意見領袖──這幾種模式常會混在一起,而無法融入這些模式的人,則可能成為這些模式進行流程當中的必要消耗品。例如,一個「其他人形成團體後跟著意見領袖…

「我喜歡那些看得清世間險惡,但選擇相信善良的創作者」──專訪柯映安

文/犁客 「有沒有計劃要寫小說?呃,」柯映安頓了一下,「答案是:沒有。」 《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的作者柯映安,高中、大學時期練習寫過小說、在網路上發表。「那時主要是讀網路小說,就寫網路小說,」柯映安說,「其實是對創作有興趣,不過也就是興趣。」 大學時柯映安唸的是歷史,不過那時覺得未來職涯仍有變化…

【讀者舉手】短篇技藝的精湛展現!關於乙一的《箱庭圖書館》

文/阿里虎原載於「分享書」,經作者同意轉載 闔上這本書,實在是很滿足,又有點說不出的複雜感覺。不是對這本《箱庭圖書館》,而是對乙一本人。 坦白說,在沒看到最後的後記之前,我覺得這本短篇是我所看過,質量最高的乙一短篇。不但每一篇故事都有獨特的設定與主題,寫作的技法也越臻爐火純青。 但是,後記說明:這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