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薀老師 在《楞嚴經》裡面,為何佛要集結二十五位獲得解脫的菩薩,各自發表個人修持法門的成就歷程?如果有仔細去研究過,就會了解這二十五個成就的例子,也代表佛陀要引導弟子們從道理上的體悟,更進一步要從六根門頭上去實際用功,因此這二十五種圓通法門,也象徵著法門無量,隨著各類根基不同,只要方法得當,都可…
《西遊記》這部家喻戶曉的中國經典小說,可以從各種詮釋學的角度解讀,而給予讀者無窮的啟示意義!尤其,如果從修行的角度而言,這種西遊取經必須經過的八十一難,可就牽涉到歸藏易的神祕思想底蘊!道教龍門派修行者,甚至於將《西遊記》視為修行之聖典,道藏於密之精髓!這樣的思路可說是中國神話思維的進路,往往是向上一…
文/道格拉斯.亞伯拉姆;譯者/韓絜光 我們抵達小機場,走下飛機,轟隆的引擎聲震耳欲聾,喜馬拉雅山白雪覆蓋的山峰在我們的背後若隱若現,兩名老友互相擁抱。大主教溫柔捧著達賴喇嘛的臉頰,達賴喇嘛噘起嘴唇,作勢要給大主教一個香吻。這一刻,洋溢著莫大的愛惜和友誼。為了這次會面,我們準備了整整一年,心裡相當清楚…
文/張耀升 入伍的那一年他沒有剃頭。他10歲出家,八年來一直都是比新兵還短的光頭。長達八年的僧侶生涯,每天早上三點五十分打版起床,四點二十分做早課,日日過午不食,比丘的戒律一條條像一個個關節串成他日常生活的脊椎。 修行的目的是為了利益眾生,但修行必須清靜,於是得遠離人群。佛經說生死輪迴之苦,說五濁惡…
文/閱樂書店林哲安 身處在這個變動太快的世界,我們都需要一點點身、心、靈上的慰藉。而要去何處追尋這樣療癒的體驗?其實,身體原生的感官機制,足以能給予最簡單、直接的答覆。 詩人許悔之曾於〈香氣〉這篇小短文中,細數他幾次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嗅香」經驗。並讚許香氣對於身心不適的調整功能。他於文中直言:…
文/希阿榮博堪布 菩提心的訓練之所以可能,是因為我們看到萬物相互依存、息息相關的事實。 耗費一生精力企圖在自己與外界之間砌一道圍牆的做法是徒勞的,而這種徒勞帶來的挫敗感讓我們很不快樂。 我們的信念、理想、價值觀什麼的往往被利用來強化自我、排斥他人,不信就看看吵架的、衝突的、戰爭的各方,沒有一個不認為…
時間:2015 年 10月 17日(六)15:00pm-16:30pm 地點:南崁 1567 小書店(桃園市蘆竹區吉林路156巷7號) 主講人:林輝 聯絡電話:02-2306-6600分機8330 活動網頁:點我進入
「禪」不只是宗教,它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是對人生方向無窮的探索。 在藝術中修行佛法的李蕭錕,多年來,其作品裡始終不曾出現佛的形象,不過,卻經常可見小沙彌的身影。不難意會,李蕭錕的禪畫,畫的即是自己對禪的真實觀照,以及對生活的體悟。 本書係以小沙彌為主角之水墨畫及禪詩為主體,禪畫或繁或簡、或濃或淡,或彩…
文/楊念穎 「施老師在我心目中,是一個勇敢、不吝給予大家豐沛能量的人。她讓我們知道自己這輩子的功課是什麼,並引領我們往更好的方向走去。」現任群星文化出版顧問的資深出版人兼主持人陳蕙慧,以這席話揭開施寄青與紫靈的《當頭棒喝》講座序幕,所有問題的解答,都存乎前世今生。 施寄青,這位犀利霸氣的「離婚教主」…
※施寄青最後手稿《夢迴南詔》,2015/08/19 預購、08/26 正式出版! 孟麟的哥哥俊嘉有一個自閉兒奕辰,俊嘉的太太為了這個孩子,每天誦經禮佛,搞得心力交瘁。我們去孟麟家替他看前世因果,孟麟的姪子見我便奔向我。我抱他,他也不掙扎。 我坐下來後,他攀在沙發的靠背,把頭伸到我的肩頸之間,對我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