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秒讀 多數人每天都很認真生活,卻陷入「日常昏迷」的狀態 發表於 10 9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Nicki Dugan Pogue 文/艾莉森.路易斯;譯/顏和正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我們都不完美,也不須完美,正因我們都脆弱,所以需要彼此 發表於 1 12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exels 文/蘇絢慧 當每個人只關注自己時,這便是孤寂世代的來臨。 就算身邊有人,也對我們失去意義,既不想了解,也不想連結,每個人所謂的世界,就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而已。這樣的世界,只是成了一座座不相干的孤島,雖然是群體生物,也不再感受到和群體的關連和相處的價値。 沒有人可以一直是強者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裝忙、瞎忙、在社群流連忘返,可能因為你已經不堪負荷⋯⋯ 發表於 1 12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exels 文/蘇絢慧 自動化放空,感受不到自己 通常這樣的時刻,很多人為了逃避孤寂感,會讓自己窮忙瞎忙或裝忙,參加很多活動或課程,或不斷上社群平台收發訊息,但這都屬於淺層社交,無法建立實質社會關係與親密感。就算現代人有網路通訊的方式,好像讓彼此連結更快速更緊密,但文不對題、話不投機、片面誤解訊息等等狀況,往往都是更加惡化人際疏離的問題。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即使清晨就要出門上班上課,日本人仍堅持全家共度早餐 發表於 10 9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Toshiyuki IMAI 文/黃昱毓 和日本人一樣早起 早起能換來充足的時間,完成更多想做的事 不似晚睡帶著疲憊,早上延長的時光是明亮的、帶著希望的,因此可以做的、想做的事情更多,心態上也更積極與輕鬆。早起,是一種幸福的生活態度。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長大後,我們成為自己看不起的那種大人 發表於 6 8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vazovsky 文/宮能安 無意間, 我們成了自己看不起的大人。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他失去身體的自由,卻找到人生的方向 發表於 6 8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Mike Mozart 文/鮑伯.戈夫;譯/劉如菁 【我們並不是因為欠缺什麼而受阻,而是因為我們不使用】 卡爾跟大多數的高中生一樣,熱愛也很擅長運動,但他更喜歡惡作劇,而且很拿手。他跟他的朋友總是在數日子,巴不得春天趕快過去,暑假一到就有機會野放。卡爾有一種魅力,當他走進屋內,不用刻意多說什麼,全屋的人都會感染到那股迷人氣息。他長得又帥又聰明,以愛開玩笑聞名,總是和他的死黨冷不防地鬧你一下。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耶穌希望我們去愛人,從我們避之唯恐不及的人開始 發表於 6 8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Maja Ruszpel 文/鮑伯.戈夫;譯/劉如菁 【你曾經怎樣愛過人,說明了你是誰】 幾年前,一位朋友辭去南加州一間超級大教會的牧師職位,搬到舊金山的舊市區裡,他想要在飽嘗失敗與挫折滋味的人們當中建立一個社群。他找了兩、三個朋友合開一家餐廳,雇用需要重新開始的人,此外也設立一個婦女之家,幫助一些懷著勇氣和希望去面對人生艱鉅挑戰的婦女。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神不會在我們成功時多愛我們,也不會在我們失敗時少愛我們 發表於 9 7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Hermitianta Prasetya Putra 文/鮑伯.戈夫;譯/劉如菁 【最後一下,最好的一下】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人不是在被栽培的地方成長,而是在被愛的地方成長 發表於 9 7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Don DeBold 文/鮑伯.戈夫;譯/劉如菁 【為你的水桶注入什麼,你就會成為什麼。】 我常常被問到,我覺得自己的人生過得好嗎?這大概是個好問題吧,起碼不是閒扯淡,我的朋友是真的想知道我過得如何。但我覺得還有一個更好的問題:你的人生有讓周圍的人過得好嗎?因為如果周圍的人過得不怎麼樣,那我們也就好不到哪裡去。 你的人生有讓最親近的人過得好嗎?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跨出下一步,你需要的沒有想像中的多 發表於 9 7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James 文/鮑伯.戈夫;譯/劉如菁 【跨出下一步所需要的綠燈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多】 我花很多時間在搭飛機,真的很多。人們散布在世界各地,而我喜歡跟人聚在一起,所以飛機就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光是去年我就飛了將近五十萬英里。當地機場的工作人員稱我為「Mr.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