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時的後悔莫及,清理媽媽遺物時,才發現她珍藏的寶物

文/特掃隊長,譯/莊雅琇 最珍貴的禮物是回憶 一樁委託工作上門。地點是一處老舊狹小的社會住宅。男性委託人已在現場等候。往生者是一位上了年紀的女性,死因是常見的孤獨死,委託人是她的兒子。 看起來委託人與死去的母親平常幾乎沒什麼互動,但母子之間不像有什麼問題,感情也並非不融洽,或許是因為他自己有了家庭,…

【經典也青春】我們出生,是為了來「修復」的──陳瀅如談約翰.柏格的《我們在此相遇》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前一陣子重看了文.溫德斯的《里斯本的故事》。 不僅看到了年輕時沒影留意到的影像語言,並且在「聖母合唱團」的樂聲中,想起了摯友——約翰.柏格《我們在此相遇》中的場景:里斯本。 神秘的街道、謎樣的磁磚圖案、因召喚而來的遇見⋯⋯ 這裡說的摯友是指書。很長一段時…

【讀者舉手】唯有愛與回憶才能證明,我們存在

文/塔拉拉 我們是怎麼看待死亡的?當我們離開世上前的那一瞬間,我們應該在想什麼呢?是後悔,是解脫,還是錯愕?世上有什麼是我們需要留戀的?《離開後留下的東西》的作者是韓國的遺物整理師,在幫人清掃與整理亡者所遺留的物品的過程中,碰到的一段段離開後的風景,悟出的人生百態。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許多個案,有的是…

你的童年回憶也是編輯的童年回憶:上世紀至今仍值得一讀的《夢幻紳士》

文/獨步文化編輯 可說是獨步文化「漫畫元年」的2021年截至目前,已經出版了以電影手法改編H. P. 洛夫克拉夫特作品,獲得世界級好評的田邊剛的《瘋狂山脈》與《超越時間之影》、台灣小說家薛西斯與漫畫家鸚鵡洲合作的《不可知論偵探》、經典奇幻少女漫畫《波族傳奇》。一轉眼,一年也已經來到了尾聲,獨步也在1…

【讀者舉手】想念並不廉價,因為那是曾經的認真付出

文/咖啡魚兒 偶爾還是會想起,想起那一句未說出口的喜歡,想起那些年少輕狂的遺憾,想起,來不及道別的你。在最初的相遇、相知、相惜,到最終的疲倦、麻木、走散,其實我們也算是有始有終吧。 《就算從未忘記》書中提起的某些片段,在我的腦海中總會浮出這兩段話,其實,也不是偶然想起,而是一直存在,在故事中的人們,…

【經典也青春】舌尖上的鄉愁——瞿欣怡談梁實秋的《雅舍談吃》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小貓瞿欣怡開宗明義即說,這本書表面寫的是食物,事實上寫的是鄉愁。是故鄉北平兒。 梁老大量地寫北平的食物和餐廳,吃喝的模樣與軼事使北平的一切鮮活起來,另也兼及回顧了動亂流離後移居的台灣和美國。 我不禁有些感慨,全球化大概終將使得各地口味越趨一致化,這樣冶於…

【經典也青春】奈何時間使一切終成廢墟 ——陳瀅如談胡利歐.亞馬薩雷斯的《黃雨》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我就是那個應該要到街上告訴一棵樹或者一顆石頭我的死訊的人。可是我沒辦法這麼做。」 「當我嚥下最後一口氣時,艾涅爾已經沒有人能幫我擺脫死亡,我將會是唯一一個,是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知道這個消息的人。」 「此刻,她坐在爐火邊的扶手椅上,一如以往,動也不動,安…

【經典也青春】最後,惟有獨自一人聽見雪降的聲音 ——戴偉傑談井上靖《我的母親手記》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從小由沒有血緣的外祖母養大的歷史小說名家井上靖,幼年在多方親族爭相拉攏的疼愛下成長,反而看穿了愛的形貌和本質。 幼小的他與飽受宗主家族白眼對待的外祖母結成同盟,等到十二歲外祖母去世時,才回到頻繁轉調的軍醫父母親家中,然而由於求學的緣故,卻又多半一個人寄住…

品嘗已逝摯愛曾為我們做的食物,是一種記憶形式

文/邁克‧赫布;譯/林宜萱 當我詢問作家提姆.費里斯他摯愛的逝者的食譜時,他傳來一份簡單的睡前飲品—蘋果醋,蜂蜜,熱水—這是他固定會準備的。每當熱氣中的酸甜味突然襲向鼻子時,他就會想到他的一位導師:塞斯.羅伯茲博士,接著眼皮會開始變得沉重。費里斯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著名的自我實驗者,是生物駭客運動(…

大腦為了說出一個好故事,到底能偏差到什麼程度呢?

文/艾利澤.史坦伯格;譯者/陳志民 1969年9月22日,一個名叫蘇珊(Susan Nason)的八歲女孩到位於加州福斯特市的朋友家玩,之後就失蹤了。她的父母在警方協助下發起長達數月的搜查行動,但是一無所獲。同年12月,舊金山水務局的一名員工進行日常巡查工作時,在水晶泉水庫附近的溪谷發現一具孩童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