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也青春】24年熱血奔騰的街頭辦案事件簿——楊憶慈談石田衣良的「池袋西口公園」系列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有幾年期間,因公出差,前後二、三十回客宿在東京池袋區的旅店,而其中有半數以上住進池袋西口的大都會飯店。選擇池袋最主要的原因是附近有淳久堂書店、西武LIBRO書店、東武旭屋書店,以及三省堂書店等等。(還有書裡提到的東武百貨地下室Virgin Megasto…

追夢不怕來不及,只怕沒有踏出去

作者/潔媽 某天看到一篇有關隋棠的新聞報導,文中隋棠感嘆:「不知是不是每個媽媽都曾因為愛孩子愛到再也想不起自己的夢想。」 我看了非常感慨,曾經我也是這樣的媽媽,尤其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為了要兼顧工作,為了生活壓力、為了給小孩更好的環境,想把最好的一切留給孩子,於是只能漠視曾經的自己,那些在年少輕狂的天…

豐沛暴烈的情緒與危險的夢──淺談《烙印勇士》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本文涉及漫畫《烙印勇士》情節,請自行斟酌閱讀 漫畫《烙印勇士》(ベルセルク)1989年10月開始連載,俺在九零年代可能試著翻過單行本第一冊,不過沒有繼續;約莫2001年左右再讀,這回就沒停下來。 倒不是說《烙印勇士》的開場很糟、沒有吸引力──《烙…

【故事工廠的戲裡戲外】生活與夢想是又爭吵又相依的兄妹──舞臺劇《花兒》編導專訪

文/故事工廠 到底是先有生活,還是先有夢想? 這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因果困境,在舞台劇《花兒》裡以不斷吵架的兄妹演繹,讓人驚覺:夢想,會不會只是一個社會為你精心設下的騙局?臺灣新生代舞台劇導演王靖惇和影視編劇王孟寰,兩人學經歷相似,把第一次合作獻給了故事工廠與夢田文創共同企畫製作的【致親愛的孤獨者】系…

如果還有人在看小說,就說明這個世界還沒有糟糕到難以收拾的地步

文╱雙雪濤 這是一本小說集,近年寫的,具體點說,就是最近兩年寫的,最新的一篇寫於二〇一七年年初。中短篇小說我不知道還有誰在看,二〇一六年出過一本集子,那是第一本,出完之後發現確實有人在看小說集,而且看得很認真,我很受鼓舞,就悶頭又寫下去了。實話說,不是被別的什麼鼓勵,而是感覺到,這個世界如果有人在看…

【讀墨暢銷榜:這本是熱門話題!】Vol. 04:這不就是活著最要緊的事嗎?

夢想是小說常用的元素,現實是小說裡用來推動情節的衝突。有的小說讀起來流暢動人一氣呵成,但作家從選題取材到寫作可能得用上好多年,有的小說分明沒講什麼太叛道離經的事,但讀者讀了會震撼到逢人就說這實在不可思議。 從少女二人組吃大人和里長伯的對話當中,你會發現:有許多你可能沒注意到的好書,正被某些和你一起生…

與陌生人攀談時一定要顧慮的三好法則:好欣賞、好感、好印象。

文/箱田忠昭;譯/張嘉芬 ★先釋出好感,別人才會喜歡你 初次見面時,究竟該聊什麼才好? 當然也是要有一定程度的鋪梗布局,不能因為是閒聊,就忽略了談話內容的結構。然而,在談鋪梗、結構之前,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很重要的「三好法則」。 所謂的三好,是取自「好欣賞」、「好感」、「好印象」這三個「好」的…

從可以控制情緒的人造器官開始──關於《銀翼殺手》

文/臥斧 多年前初讀《銀翼殺手》原文小說時,對其中的一部設備充滿好奇。 這本後來被改編成科幻電影《銀翼殺手》的小說,原文書名《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這書名看來雖然奇妙,但「android」和「electric sheep」兩者都不難想像──前者是…

在情緒起伏的日子裡,讓這些字句溫柔地接住你,讓你歇息,給你勇氣

編譯/黃彥霖 春與秋日是我們內心容易隨著外界變動的季節。 你也經歷過這樣的一天:感覺和其他天沒有什麼不一樣,生活甚至可能還很順利。然後某件事發生了。這個失常的小事意外地撞得你滿眼金星,艱困、危機接踵而來,一切就像搭上地獄樂園的滑水道一般將你不斷向下沖刷,讓你只想趕快觸底,打包回家。 這種時候,給自己…

【讀者舉手】表面上唾棄,心裡頭渴望──威廉‧毛姆《月亮與六便士》

文/穆子凌 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提出一個尖銳沉重的問題:人該拚盡一生,即使賭上家庭、事業,甚至不惜傷害別人,直到完成自己的夢想嗎? 答案往往是:不敢,也不該。我們是那百分之九十九,所謂的平凡人、中產階級、普羅大眾代表;從小到大認認真真讀書,畢業後找份安安穩穩的工作,接著風風火火地結婚,順順利利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