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泰.凱勒;譯者/羅亞琪 珍妮舉起一個綠色的筆記本,說:「這是我最新的本子。」她在封面上使用又大又粗的字體寫了:《陳珍妮的宇宙指南,第七冊》,整個超出了標題欄的範圍。「我一直在蒐集證據、理論和建議,假資訊當然很多,這就是為什麼妳必須教育自己,這樣才知道該相信什麼。」 我盯著那個筆記本,然後對上她…
文/尼爾.德葛拉司.泰森,譯/邱佳皇 用天真的眼光來看,看著胎兒在子宮內生長並從另一個人的下身跑出來,這與外星人及其想像的生理學相吻合。除非你是一名婦產科醫生或助產士,否則一般人是很難有機會看到這樣的事情。全世界平均每秒鐘有四名嬰兒誕生,每一次誕生,都會有一股新的意識進入到這個世界上,且拜現代醫學的…
文/妮可.斯托特,譯/蔡承志 在太空中飛行時,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地球的熱帶地區。綿延不斷的珊瑚礁和淺海水域,一路從佛羅里達南端的點點小島,延伸到委內瑞拉北岸,這裡就是我的最愛。有一晚,正當我又一次沉浸在下方藍色和綠松石虹彩盤旋組合當中,我忘了時間,飄在窗前,用我的相機和大型變焦鏡頭瞄準地球。我拍下一…
文/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 本文作者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是奧斯卡獎及金球獎影帝,在電影《愛的萬物論》中飾演霍金 我第一次見到史蒂芬.霍金本人的時候,除了感受到他身上那份非凡的威力,也親眼目睹到他脆弱的肢體,二者之間的反差,讓人震驚。他那堅毅的眼神,搭配那…
魯克萊修(Titus Lucretius Carus)是古羅馬的詩人,用詩作闡述自己對宇宙的看法。在他遺留的著作裡,有一個看法引起大家注意。魯克萊修相信宇宙是無限大的,這並不稀奇,稀奇的是他為此提出的論證,妙到近乎嘴砲。 魯克萊修之矛 假設宇宙有邊界。 假設你站在宇宙的邊界旁邊,拿出一支標槍,往邊界…
文/陳夏民 每年有一兩次在深夜行走時,會想起那個消失在宇宙盡頭的雙胞胎兄弟,想問他如今安好否。 不,我並沒有雙胞胎兄弟,也不像某些恐怖片中飾演的,身體內藏著原是雙胞胎兄弟的胚胎(還是真的有,只是我不知道?),對方對順利來到人世的我抱持著夾雜著嫉妒的殺意。 二十三歲時,矮小的我曾經胖到八十多公斤,最後…
文╱Ernest Cline(恩斯特.克萊恩) 我盯著教室窗外,白日夢中進行冒險時瞄到了那個飛碟。 我眨了眨眼再望過去一次──它還在。閃亮的鉻黃色碟子在空中畫出Z字形軌跡,而我的視線拚了命地隨它連續拐彎,拐的速度愈來愈快,角度奇險,若有人類在上頭,肯定會被甩成人乾。飛碟奔向遠方地平線,…
文/吉娃娃原載於【分享書】,經作者同意轉載 對於宇宙,人類總有說不盡的夢想和遐想,月球成了人類夢想的一個立足點、里程碑,凹凸不平的表面、陰晴圓缺的變化。 火箭抵達時,太空人邁出他的一小步,那一刻奠定了月亮對於科學物理的重要性。 故事設定在未來,月球有一個以觀光聞名的科技城市,上層階級的人們輕鬆便能遷…
文/孫維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1989年秋,我回到台灣,開始了天文領域的教研生涯,一晃就二十八年了。這超過四分之一世紀的心路歷程,我覺得,其實不是「教書」,而是「分享」,和學生分享老師眼中的宇宙,和老師心中的宇宙觀。 學習天文是讓人愉快的,接觸觀測則是令人感動的,這裡所說的「觀測」,不只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