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是什麼」「心靈是什麼?」「怎樣算是擁有知識?」,許多哲學問題是關於抽象概念的內涵和定義,這讓哲學對於一般人來說難以親近。我們的教育並不包括如何探究抽象概念的內涵和定義,若你劈頭問我「所以什麼是正義?」,要不是我唸過哲學系,習慣思考這種問題(畢竟它會出現在期中考),恐怕也會愣住。 抽象概念的問題…
「自由落體情況下,亞里斯多德相信,越重的東西掉越快;」台上的講師說:「覺得亞里斯多德的說法是錯的的人,請舉手。」 如果有很多人舉手,代表他們對自由落體的理解都跟得上時代,而且講師的課堂經營很不錯,讓大家能安心發表反對意見。如果沒什麼人舉手,代表講師當初或許應該改成這樣問: 「覺得亞里斯多德的想法不太…
有些人覺得討論定義很麻煩,有些人覺得「定義就是人定的,沒標準答案,見仁見智」。這兩種想法在一些地方都會遇上麻煩,因為你總是會碰到必須決定定義才能繼續下去的時候,而在這些時候,定義並不總是怎麼定都行。 以下,我整理人必須做定義的三種情況。讓我們從最簡單的一種開始。 你這是什麼意思? 有時候討論定義,純…
文/傑伊.海因里希斯;譯/李祐寧 郭董:噢,爐心熔毀。又是一個討人厭的專業術語。 我們比較喜歡稱其為未經申請的核分裂過剩。 ──《辛普森家庭》 有一個女孩遇上嚴重的姊妹爭執。在去學校前,她動手為自己做一個花生醬三明治,此時姊姊怒氣沖沖地走進廚房並看了罐子一眼。「妳把最後的花生醬都用光了嗎?妳真是隻豬…
文/鍾文音 即使到世界盡頭孤獨都將如影隨形的人生。 因為孤獨是人性的一部分,因而孤獨者在一無所有的凍原裡發現另一個孤獨者時,也會覺得日子就這樣過下去吧。 「就算只剩殘破軀殼也能活下去的方法。」《永夜漂流》是一本徹底明白這種孤獨且能以這種孤獨走到天涯海角、存活在世界盡頭的古老物種,這種物種已經把生命和…
文/盧建彰 許多時候,你需要表達自己的想法,但表達有力道差異,更有效果差異。有時我們會詞窮,但更多時候即使你講了一堆,對方卻沒抓到重點。你沒有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覺得自己白費工夫,或者,你氣對方不專心聽,不把你當回事。你氣,世界不在意你的觀點。 問題會不會出在我們這邊? 我的意思是,作為一個文案,我們…
或許並非總是這樣,但在我看來,哲學討論的特色之一,在於哲學家對於概念定義的執著,這些執著有時候會引起別人不耐煩,例如: 「我們怎麼知道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同一個人?」 「這什麼鬼問題?同一個身體就是同一個人啊!」 「那如果昨天午夜時我的記憶和阿福互換,那今天我身體裡的是阿福還是我?」 「這種事情怎麼…
哲學家花費許多時間企圖找出各種概念的定義。如果你有注意到的話,那些典型的哲學問題,都是關於抽象概念的定義: 什麼是「正義」? 什麼是「心靈」? 什麼是「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格式的問題,若把主角換成具體的東西,就會看起來好像比較好回答,但其實不然。例如: 什麼是「蜥蜴」? 如果你的五歲小孩這個…
在上一篇書評〈幹嘛分析失禮、八卦,和低級幽默!?〉裡,我介紹了哲學家韋斯科特(Emrys Westacott)《一輩子帶著走的實用哲學》的一些特色,在這篇文章裡,我要討論他在書裡進行的一些定義工作。 定義對哲學很重要,許多傳統的哲學任務就旨在為特定概念找出恰當定義,例如知識論(epistemolog…
記得第一次遇見陳夏民,是在……欸,我忘了。感覺這種文章就是要這樣開頭,但是我記性太差了,對不起啊陳夏民! 陳夏民是逗點文創結社的總編,逗點目前開了三年,主打詩集,也做其他有趣的書,例如我前陣子寫過書評的《有沒有 XXX 的八卦》。《讓你咻咻咻的人生編輯術》是陳夏民的短文集,談他和編輯有關的生活,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