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離群索書】給寫作者:不要在寫不出來的時候去看書

我很喜歡讀談論寫作的書,一直到現在。 倒不是要從裡面學到寫作的訣竅,老實講,到這個年紀,不會寫就是不會寫,看了一堆寫作方法論,還是不會寫,如果本身已經寫得很好,又何必聽人家談寫作的事情? 但是這類書好看,好看在哪裡?好在有些(不是全部)寫作訣竅傳授論,談的不只是寫作,也是一種生活態度,是某些生命狀態…

冗詞贅句請拿掉!讀者的注意力只有30秒,走了就不會輕易回頭

文/威廉.金瑟;譯/劉泗翰 累贅是美國人寫作的通病。這個社會充斥著不必要的贅詞、反覆的結構、浮誇的矯飾與毫無意義的術語。 誰能理解美國商業界日常使用的那堆亂糟糟的語言:備忘錄、公司報告、商務信函,以及銀行寄出來解釋最新一期「簡化」帳單的通知?有哪家保險公司或是健保計畫的從業人員能夠破解手冊上的謎團,…

真正的魔法──哈利.波特的起源

文/管家琪;插畫/徐建國 當初喬安的父母希望她選修法語,是因為著眼於在大學畢業以後,如果想找一份雙語祕書或是翻譯的工作,學法語勢必要比學英語要更有機會。 喬安在大學畢業以後,曾經參加過一個文祕班,接受做一個祕書的訓練。這個文祕班,正是專門為了像喬安這樣能夠掌握兩門語言的人所開設的。 然而,經過一段時…

在臺灣所謂的專職寫作,大多數收入不是靠寫作

文/陳雪 在臺灣所謂的專職寫作,大多數的收入不是靠寫作,而是靠與文字相關的接案或兼職工作,以及各種創作補助。也因此造成很多年輕創作者對金錢產生不安全感,有工作就接,有補助就盡量申請,結果是工作良莠不齊,忙的時候忙到快無法喘息,閒下來又覺得恐慌。拿到補助很開心,結案的時候很痛苦,好不容易寫完稿子,又要…

身為男性作家,我更喜歡書寫女性的故事——專訪《三個女人與她們的男人》作者卓爾.米夏尼

文字/卓爾.米夏尼(Dror A. Mishani);譯/木馬文化;筆訪/愛麗絲 三個互不相識的女人,遇上同一名男人, 他要在她們身上都銘刻同樣的印記。 她們一步步為愛陷落,一抬頭,已墜入他漆黑的甕中。 《三個女人與她們的男人》作者卓爾.米夏尼是罕見的以色列犯罪小說奇才,該懸疑驚悚小說長期占據以色列…

寫不下去的時候,就找好友一起裸奔啊——專訪《今天不寫小說》作者藤井樹、橘子

文/愛麗絲 同為網路小說世代暢銷作家,橘子笑稱過往心中的藤井樹形象是臭跩大前輩,藤井樹則說從前以為橘子是文青女作家,兩人輾轉認識後,對彼此的評價竟不約而同是——「其實超級還好」。一日,橘子邀藤井樹一起寫本散文書,「因為我斷稿了,需要技術性支援啊。」「欸你一開始好像沒跟我說這部分喔?」 為什麼是散文書…

表演與寫作,從來都不需要二選一

文/鄧九雲 以我的身高來說,我的腳偏小。 剛開始當模特兒那幾年,我會借媽媽的鞋來穿。我比媽媽高,腳卻比她小半號,加個鞋墊能撐著用。一直記得媽媽曾說過,因為自己小時候喜歡打赤腳,所以腳長得太大了。當時這句話聽起來,暗指腳大雖然不算缺陷,但女生腳小一點似乎會更好。此刻回想起這段對話,當然明白背後代表的總…

如果擁有超能力,我要用來……讀書——專訪《我從前認識的某個人》作者臥斧

文/愛麗絲 「我大概十八歲就老起來放啦。」臥斧估計自己十八歲後、過了三十歲、直到現在都沒太大變化,比起凍齡,更恆久不變的也許是他對寫作的熱衷,「寫作是很早就確定下來的,儘管當時還不清楚想不想將它作為一種事業。」 臥斧國中開始畫漫畫腳本,讀倪匡金庸,高中嘗試寫小說,大學一年級加入校內編輯處,驚覺同儕們…

暢銷榜迫使作者面對一個基本問題:他到底為什麼而寫作?

文/徐國明 面向大眾的連鎖書店 一九八三年一月二十日,金石堂書店於臺北市汀州路初創了全臺第一間複合式書業空間「金石文化廣場」,附設有書店、餐飲及服飾,高聲宣告大型連鎖書店的時代正式到來。同年,何嘉仁文教機構成立,也趕赴這波書店型態變革創新的大勢,開設何嘉仁書店,而新學友書局則是在仁愛路圓環拓展「書香…

生活在歷史關鍵時刻的人們,如何與之共處——「在煙硝的世界裡寫作:沙博爾夫斯基與報導者們的對談」側記

文/愛麗絲 2023 年國際書展以波蘭為主題國,波蘭作家維克多.沙博爾夫斯基(Witold Szabłowski)應邀訪台。2 月 5 日下午,國家圖書館與衛城出版、波蘭書協、非營利媒體《報導者》、Readmoo 讀墨電子書與《文訊》雜誌社合辦講座,邀集沙博爾夫斯基與《報導者》總編輯李雪莉、獨立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