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Vol. 05: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所以我該怎麼辦? 發表於 3 8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公視超夯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自吳曉樂的同名作品,每個經歷過升學主義荼毒的讀者和觀眾看了都想起自己求學時期與家長之間心力交瘁的互動過程,莫不生出一種能夠理解的心情(像里長伯這種沒什麼感覺的,大概是因為從前媽媽管不動她)。 完整文章
世界就是我們 【世界就是我們】張耀升:眾神與野獸(下) 發表於 24 3 月, 2017 By 張 耀升 文/張耀升 從小,他就覺得這個世界是一個人踩人的結構,誰往上爬就狠踹底下的人,舊日同學朋友有了公權力就站到公權力那邊,有了錢就站到錢那邊,個個都往他這種下層人的身上踩,甚至混了黑道也會不留情面搜刮阿誠這種下層人被白道剝削剩下的殘渣。以此類推,這個世界的最頂端必定存在著一位充滿惡意的神,當那些天真的老師同學還在課堂上討論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他就已經充滿怨懟地認為這世界與人性無關,是「神性本惡」。完整文章
活動記錄 用驚悚推理類型劇與社會溝通,與人性對話──《天黑請閉眼》座談會側記 發表於 9 1 月, 2017 By Readmoo編輯團隊 原載於Fanily,經授權轉載 「為什麼觀眾熱愛推理劇?」、「為什麼大家喜歡偵探小說?」相信是你我心中反覆探討、感到玄妙的思辨,《植劇場─天黑請閉眼》於1月7日下午在閱樂書店舉行首場戲劇座談會,以「為何我們需要驚悚推理?」為命題,邀請導演柯貞年、演員賴佩霞(飾演芳姐)、小說家張耀升、「偵探書屋」店長譚端一同帶領觀眾走進「迷人的懸疑世界」中,替觀眾找到答案。 完整文章
排行榜 【本週最熱門】身而為人:陪伴始終是避不了的課題,拿捏界線則是一生的學問 發表於 6 1 月, 2017 By 黃培陞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Thomas Hawk 文/黃培陞 完整文章
排行榜 【本週最熱門】據專家統計:孩童的智商不斷上升,創造力的分數卻持續下降 發表於 9 12 月, 2016 By 黃培陞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Gwenael Piaser 文/黃培陞 完整文章
排行榜 【本週最熱門】原來運動不只可以減肥、變健康,還可以…… 發表於 2 12 月, 2016 By 黃韻蓉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Michael Dorausch 文/黃韻蓉 上週及上上週的排行榜〈【本週最熱門】快來學習如何理性又開心地討論婚姻平權法案吧~〉和〈【本週最熱門】時事搭時事:立法院婚姻平權法案審查、加拿大歌手李奧納.柯恩逝世〉中有關同志婚姻議題的文章都在榜單內,而本週同志婚姻議題依然是本站讀者所關注的,由〈【張耀升之黑是最溫暖的顏色】性傾向是可以改變的〉榮登第二名。除了同志婚姻議題外,最近也發生了一件大事件: 完整文章
世界就是我們 【世界就是我們】張耀升:性傾向是可以改變的 發表於 29 11 月, 2016 By 張 耀升 文/張耀升 每一次當他聽見各種反同團體,例如護家盟,說性傾向是後天的、是可以改變的,他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是的,那是事實,性傾向確實可以改變,他自己就是如此。 最初,他是喜歡女生的,或者,該這樣說:最初,他知道他應當喜歡女生,沒有別的選項。完整文章
張耀升之黑是最溫暖的顏色 【張耀升之黑是最溫暖的顏色】牯嶺街裡的文學導演楊德昌 發表於 14 11 月, 2016 By 張 耀升 文/張耀升 「那段沒有人有興趣提起的年代,其實決定了台灣目前的命運,但是我相信它是在種很特殊的氣氛狀況下面被刻意忽略,並不代表那個時代的空白,或是我們對當時事情的健忘。」 這段話是楊德昌受訪時對《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背景,1960年代,所下的註腳,同樣的,也等同是楊德昌對自我創作宣言:他的創作不只是影像的表現手法,而是要透過影像創作,去逼近一個新舊衝突下被抹去的、空白的聲音。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