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視角不同,世界就會不同。 發表於 16 4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生長於台東池上的卑南族男孩,小時候在《漢聲小百科》裡看到被畫得很美的台北市敦化南路,長大之後,果真到了台北,在敦化南路附近的巷子裡租屋居住,還參與了「台北文學季」的工作。這當中不僅是地理/空間位置的變化,也是年月/時間位置的變化,某方面來說,這還是現實與想像、閱聽與工作⋯⋯等種種觀察位置的變化。 完整文章
活動記錄 寫劇本時不大寫自己,但把小說當成寫日記──紀蔚然《DV8》新書發表會側記 發表於 14 4 月, 2021 By 犁客 Photo Credit: 印刻 文/犁客 「你們可能不相信,像一般人很早就讀金庸的時候,我都沒讀過,那時我面對文學的態度真的是有一點太嚴肅,只看所謂文學性的小說。」紀蔚然說,「後來才越看越通俗,因為發現對我來說,越通俗的小說越容易入睡,我是看書來幫助睡眠啦。」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人只要一清醒,就做不成好人了 發表於 14 4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黃麗群 喝一點的時候我很好。一切都輕,一切重得拖住靈魂的事情,此時都輕得像靈魂,讓我心無罣礙地做一個好人。 而靈魂可以隨手像一張衛生紙被抽掉,像一尾憨魚被勾走,或者就只是無所謂地渾身毛孔抖擻揮發而去,吹一口熱氣便能舌尖散火花,瞳光灼灼,人世瞬間一亮,心裡若有結,來龍去脈都剎那明白。雖然下一秒又滅了,又是黑暗又是糾纏。但是我們早就無所謂黑暗,習慣了糾纏。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鴨舌帽是給男生戴的,女生戴的是圓帽 發表於 30 3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何景窗 戴了一頂鴨舌帽回家,得意洋洋,走到客廳廁所後院又上樓,走到哪裡都戴著,不想脫下來。哥哥看了好一會,問我帽子是哪裡來的?我說老師發的。哥哥又問,幼稚園的帽子改了嗎?我聽不懂哥哥的問題。哥哥說鴨舌帽是給男生戴的,女生戴的是圓帽,老師是不是發錯了?側耳偷聽的爸爸也等我答案。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讀者舉手】身處粗糙現實,她仍活出自己的格調 發表於 24 2 月, 2021 By 讀者投稿 Photo Credit: Pakutaso 文/艾虔 《有型的豬小姐》是李維菁的散文集,書名頗爲奇特,來自早年的美國布偶電視劇,一隻風情萬種又兇悍的美女豬。然而,李維菁並不像電視劇裏的豬小姐老是欺負大青蛙,反而常常咀嚼生活、職場的苦澀,帶著累累傷痕,期許自己展現優雅有格調。其實,爲人處事若能偶爾跋扈像豬小姐,或許有益心理健康,至少自己心裡痛快一點。 完整文章
專訪 純情老派紳士,人生只能用創作訴說——專訪《甜蜜與卑微》作者郭強生 發表於 20 2 月, 2021 By 愛麗絲 Photo Credit:木馬文化提供 文/愛麗絲 「就是靈光一閃想到的,之後的篇章選擇,也是依照最初內心的震動,」寫作四十年,郭強生出版精選集《甜蜜與卑微》時,腦海中浮現的書名,來自王爾德所說:「我們都活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繁星。」這樣的甜蜜與卑微,彷彿貫串郭強生過往生活、美學的一切。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讀者舉手】在孤島說話,我們偶爾也會聽到來自其他孤島的聲音──宋尚緯的《孤島通信》 發表於 27 1 月, 2021 By 讀者投稿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f.c. 許多研究者都認為張愛玲的散文比她的小說寫得好,而且寫得精彩,寫到了人的骨子裡。同樣的道理用在宋尚緯身上,這次他放下詩集,首次出版個人散文集《孤島通信》,居然寫得精彩又不失詩意,書寫人性、人生的細碎低落處,直直切開人性軟爛處。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一週E書】與父親一同棄貓的那個下午 發表於 21 10 月, 2020 By 犁客 Photo Credit: Pakutaso 文/犁客 邦迪亞上校面對行刑槍隊時,他想起父親帶他去找冰塊那個遙遠的下午。我們不知道那個下午在邦迪亞上校與父親老邦迪亞共處的所有時光當中,是不是最開心、最懷念、最奇妙或最古怪的──這幾個形容詞,我們在《百年孤寂》裡能夠相當容易地找出上百段情節套入──但去找冰塊的那個下午,肯定有某種特別的東西勾在回憶裡,讓它成為一個生命裡的重要標記。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難怪妳這麼溫暖,因為妳的家人也好溫暖。」 發表於 16 9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張西 她的母親問我:「妳還住在家裡吧,家裡有爸爸媽媽能夠照顧妳,比較能安心工作。」我露出自然的笑容:「沒有,我和妹妹在外面租房子。」她的母親愣了愣:「妳住在外面了?」我點點頭,沒有額外的尷尬,笑容仍在嘴角。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