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幾位出版人選擇「先電後紙」或者「只出電子書」?

文/犁客 在目前的傳統出版流程裡,電子書像是一種「順便」製作的產物──雖然現今很多創作者交稿時用的已經是數位檔案,編輯排版過程大多也都在電腦裡進行,但那是一個以製成紙本書籍為目標前進的製程。很多出版社甚至不是在稿件還是電子檔的時候就把它轉成電子書格式,而是等一切已經做成「紙本出版需要的格式」、進入印…

【布克新聞】S3EP35:你的數位軌跡如何被資本主義用來賺大錢──《監控資本主義時代》

《監控資本主義時代》標示了一個對人類來說進退兩難的困境。一方面我們需要數位技術的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我們又不想面對,不受控的監控資本主義,對於個人自主性、隱私權、自決權的侵害。 這段歷史到底發生什麼事?為什麼監控資本主義可以逃過法規中層層疊疊對於個體權利的保護。為什麼社會的意識形態會認為,所有人類行…

【讀者舉手】 《卡片盒筆記》顛覆原有筆記思維,促進寫作、學習與思考

文/Jane Tseng 看 《卡片盒筆記》大概可以用「電到」來形容我的感覺,因為書中確實提到我一直以來的重蹈覆轍──明明讀了不少的書、做了不少的筆記,有數位式、筆記本式、註解形式等等⋯⋯但這些散落各處的筆記,在需要派上用場時,卻怎麼也找不著!當然,也不可能全裝在頭腦裡了。 魯曼的卡片盒筆記,捨棄我…

馬斯克:「人工智慧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讓殺手機器人、無人機瞄準目標,然後──碰!

文/凱德.梅茲;譯/王曉伯 克萊瑞菲(Clarifai)這家公司位於紐約市的一間小辦公室內,就在紐約大學深度學習實驗室附近,主要是研發可以自動辨識數位影像中物體的科技,例如在零售網站上搜尋鞋子、服飾與皮包的相片,或是辨識保全攝影機影片的人臉。該公司的目的是複製谷歌與微軟等科技業者過去幾年在人工智慧實…

「這書好像有聲書──我本來就是藉由聲帶表達的人啊!」專訪阿爆(阿仍仍)

文/犁客 「長庚很嚴耶,你不知道嗎?我們都說學校是『長庚女子監獄』,大家都要住宿,一個晚上要點兩次名;因為管理嚴格,所以常常就覺得很無聊。啊Brandy和我同寢室嘛,那時我們加入熱舞社,剛接觸黑人文化,她們覺得我外型符合,就叫我試那種造型,我覺得沒差啊,弄壞就弄壞,反正我頭髮長很快。」 就讀長庚護專…

時代的眼淚,是追上產業轉型的變化,卻努力錯方向⋯⋯

真正的柯達故事,顯示公司成功克服了早期困境,並根據過去應對傳統顛覆的舊規則,做了所有正確的事情:柯達管理技術的轉變,改造了組織,實現了目標,並成為數位沖印領域的領導者;但它掌握數位沖印業務之時,也是沖印業務即將被數位瀏覽取代之際。螢幕取代相紙,智慧手機取代紙本相簿,社群媒體貼文取代沖印相片,然後柯達的世界開始走下坡。

【一週E書】這事其實很簡單,但常被搞得很困難

文/犁客 數位時代,「密碼」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早上到公司開電腦、到ATM領鈔票(或把鈔票餵給ATM)、到購物網站血拚⋯⋯一直到在社群平台上追新聞聊八卦,都會用到密碼──那個密碼和你的身分有關,持有密碼代表你可以進入專屬於你(雖然大多不是全部專屬於你)的數位空間,換個角度看,這些密碼與其代表身分…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把知識變得好玩的那個人是這麼說的⋯⋯

最近這幾年,在網路上以更新、更活潑、更多不同角度對閱聽者傳遞知識的平台越來越多。這一方面讓人好奇:為什麼這些學有專精的人會這麼好玩?另一方面讓人好奇:為什麼在過去的教育體制當中會把知識變得那麼不好玩? 這些人有的持續串接其他領域、組合出不同形式的媒體,影片、動畫、podcast、桌遊⋯⋯有些則與傳統…

只維持平盤?現在正是要定義出版未來面貌的時候啊!──2018倫敦書展報導觀察

文/龐文真 雖然沒去倫敦書展,在我常看與聽的新聞和推特上,不時有訊息進來。檢視這些訊息,挑和數位相關的訊息,分享我的觀察: 「平盤就是上升 」(Flat is the new up.) 的時代 有聲書興起的時代 (Rethinking Business, Rehearing Audio.) 位在中數…

數位之晝與紙本之夜:數位時代解放文字的「閱讀」──郝明義談「數位與網路時代的閱讀」

文/陳昱昊 數位浪花拍打上岸,習慣的文字爬格子變成一種在鍵盤與螢幕上飛舞的電子資料,這個時代中,如何將紙本閱讀習慣或方式轉型與更動,成為台灣商務印書館「大師的學徒:關於閱讀的技藝與學習」系列講座的課題之一。 大塊文化出版的董事長郝明義先生擔任本場「數位與網路時代的閱讀」座談講者,先從歷史角度出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