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陳慧敏 英國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Woolf)曾說:「女性若是想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這句話放在現代,這房間還得能上網才行。網路不僅改變出版生態,還改變女性書寫的地位。最近一項調查發現,自助出版暢銷書榜的女作家是傳統出版暢銷書的兩倍之多,顯示在網路時代盛行的獨立出版,已協助女性打破書…
文/何宛芳 科幻小說果然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之一!知名創業家、創投家彼得·提爾(Peter Thiel)就是從科幻小說裡,得到了創業的靈感,而他因此創立的公司,正是現在已經成為線上支付一方之霸的 PayPal! 提爾這次在春節前旋風訪台,於昨(17日)舉行的媒體聯訪中,他也與台灣讀者分享了自己閱讀的…
編譯/陳慧敏 睽違一年,轉戰網路的美國脫口秀天后歐普拉(Oprah Winfrey),近期終於宣布她的「讀書俱樂部2.0」第四本選書為小說《Ruby》,出版商已印製 25 萬本平裝書和 2 萬本精裝書,並備妥電子書,準備重新迎接歐普拉銷售神話,享受此書衝上暢銷書的快感。 歐普拉從 2011 年結束有…
臉書上看到某位精通拉丁文的譯者發出盛怒的一帖。他跟出版社談了某本拉丁文經典的翻譯計畫,大家都很有共識,不料出版社開出來的稿酬,讓他覺得太不受尊重了。他認為那個偉大的著作加上他的翻譯,至少要每個字一點二元才合理,出版社竟敢藐視他的智慧開出腰斬的價格,不如你們自己去學拉丁文吧。 我沒辦法評論是非對錯,但…
文/休豪伊 人類總是不斷往新的疆界推進。凝望著遠方,我們想著地平線的另一端到底是什麼樣的世界,我們探索著。 隨著我們所居住的世界經緯已然確定,許多人轉而抬頭凝望著天際,想著點點繁星上面有些什麼。在我寫這篇序文的同時,科學家應該也正在為太陽系外數十個如地球般的行星命名、造冊。天際之外,肯定有與我們相像…
編譯/陳慧敏 暢銷書《生命中的美好缺憾》作家約翰‧葛林(John Green)最近發現,書評網站 Goodreads 竟然出現了一本他未出版的新書資料,標明他正埋首創作,而且這本連書名都沒有的「天書」,已經吸引粉絲爭相給與高評價,連他的前兩本舊作都沒那麼受歡迎。看來,情人眼裡出西施,粉絲和作家也如是…
編譯/林克鴻 日本通訊販售協會(JADMA)在1月26日發表了「實體書店」與「網路書店」實際利用情形的調查結果報告。報告發現,其實讀者在實體與網路書店的購買行為,略有不同,在實體店面購書時,讀者會受廣告影響購書決策,而在網路書店購書的讀者,通常購書的目標明確類型也較多元。 實體書店仍是重要購書來源 …
如果對一般人來說哲學有什麼幫助的話,我相信批判思考能力會是其中一支。 在我的理解上,批判思考的正面意義也在於自我批判:在自己面對新資訊時,先初步審視,檢查它是否來自可疑的推論、是否有好理據支持。
文/犁客 木造的老建築「閱樂書店」在夜色裡透著暖光,待「每月一書,以書策展」的發起人老查講完活動緣起、參加的讀友們各自分享了最近的閱讀書籍,「每月一書,以書策展」第八場聚會的主講人傅月庵老師站起來,接續大家的分享做了小結,然後說:「我要告訴大家,嗯,這話我待會兒還會再說一遍;」他頓了一下,微微一笑:…
編譯/何宛芳 誰也沒想到,Facebook創辦人暨執行長馬克‧佐克伯(Mark Zuckerberg)會在 2015 年一開春,就送出這樣的大禮:1月3日的一篇臉書貼文裡,佐克伯公開了新年期許,2015年每兩週就要讀一本書。此話一出,馬克為此開設的專頁「A Year of Books」不但立即吸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