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在暢銷榜中的書一直在反應讀者們一段時間裡關注的焦點,網路上的熱議話題、社會裡的新聞事件,加上近幾年政治與歷史意識抬頭,大家會更積極地去理解某些討論及學說的脈絡及認識先前不甚清楚的歷史事件;在過去的暢銷榜中,可以明顯地驗證相關書籍引起注意的狀況。 不過,這回暢銷榜裡的小說不少。 以出版的書目數量來…
文/李璐;人物攝影/吳翛 Wu René 下午的陽光散漫照進咖啡廳,李屏瑤推開門,白T配上合身外套,褲裝,一如往常的中性打扮。 「也是這幾年才開始覺得似乎能穿裙子。」她笑問,要去哪裡買質感好的水手服呀? 李屏瑤說,作為一個像她這樣的「違章女生」,每去到一個地方,就要藉由廁所來檢查,這個地方「進步」與…
文/江鵝(《俗女養成記》作者) 最初認識李屏瑤的時候,她是採訪者。她盯著我說話的臉,隨句讀點頭,說嗯,嗯嗯。抓到關鍵字寫進筆記本,再抬起頭對上我的瞬間,眼裡露出即時的體貼,和劑量微薄的拘謹。 拘謹的人不是沒有熱情,而是太能察覺旁人的起伏,所以盡量避免在舉止上帶來擾動,即使看似定靜,其實身處忙碌的訊息…
李屏瑤 我心痛的領悟了一件事。 如果我一味拉著女兒,最後這牢牢繃緊、岌岌可危的線就會應聲斷掉,我會就此失去女兒。 但那不代表我理解了,或是同意了。只是將我手中的線放鬆,退讓了一步,使女兒能夠走得更遠一些;只是拋下期待、拋下野心,持續拋下某樣東西退開罷了。女兒當真不曉得這有多困難嗎?是佯裝不知,還是不…
文╱李屏瑤 最近又開始失眠,心情沉重。而我只是想,如果連我這種支持系統相對強大的人,都感受到壓迫,感覺到靈魂核心被攪動的惶惶不安,那其他人呢? 深櫃裡的同志,仍在認同長路上的人,不知道為什麼但就是恨著自己的年輕孩子,他們怎麼辦,他們都好嗎? 在螢幕上看到無來由的仇恨字句,莫名其妙的恨意,焦慮到反覆洗…
盼促進理解與認同 從這裡開始,以詩句與故事,踏出夜的王國 展覽於10月14日至10月31日在紀州庵文學森林開放民眾參觀,期間共舉辦3場系列講座活動,「文藝百工圖——從工作看『異』、『同』」講座;「日常角落——影像記錄生活,從角落到大道」紀錄片放映與講座;「同言同語同行——臺北的性別歷史圖像」講座,並…
文/張之維(瑯嬛書屋店長)、攝影/謝程雁 繼「女同志不自殺的故事」《向光植物》後,李屏瑤推出新書《無眠》,內容與《向光植物》恰成對比,討論了失眠,也討論自殺。 《無眠》是李屏瑤的劇作,去年底台北小花劇團將之搬上舞台,在牯嶺街小劇場滿座演出,甚至受邀到雲南昆明演出;繞了一大圈的巡演之路,今年3月才由逗…
文/犁客 「如果演員都能夠持續寫、寫出一本書,」連俞涵說,「大家看到了,應該都會覺得自己做得到吧?」 講這句話的時候,連俞涵有種揉合了肯定的好奇表情,「應該是這樣的吧?/一定是這樣的吧!」兩種想法,同時出現。 連俞涵並不是想要讓大家覺得「寫書是件超簡單的事」──事實上,她念茲在茲的是想要讓大家感覺「…
最近,我夢到初戀的女孩,夢中,她依舊放開我的手,用力地把我推開,她說:「同性戀是不對的,你不要來淌這個渾水。」 那一年我應該告訴她:「我不是淌渾水,我只是想愛你。」也或許我說了,她依舊把我推開。二十年後,我依然感到心痛。 睡醒後我想了很久,不知道為什麼會夢見這麼久以前的往事,青春明明離我好遠。也許是…
文/張之維、湯子慧 自1995年陳雪出版第一本小說《惡女書》,奠立了她在台灣同志文學的一席地位。逾20年的寫作,也逾20年情感上的碰碰撞撞,與早餐人一度分合,終於在6月3日完成了同性伴侶註記。而她的作品卻已然從同志文學跨度到另一個領域。 繼《戀愛課》之後,又接續完成《我們都是千瘡百孔的戀人》,陳雪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