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大師思想系列 免費講座】西方文壇中的愛情拓樸學:漢娜鄂蘭與海德格vs西蒙波娃與沙特

愛情這最初的遊戲、最後的玩具,乃是人類最難參透的禪機!起初是靈魂的感通,抑或是外表的吸引,已然不那麼重要!在那交會時互放的光亮!美麗,宛如在人間築起了幸福的天堂!然而,不知為何,命運之神卻兀然介入,逼使有情人走向絕然的道路!即使無奈,又能如何!總是這般,人啊!命啊!世間男女啊!道是無晴卻有晴? 不過…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讓你更像你,讓這世界更值得活

紐西蘭總理阿爾登說,職場女性最大的難題是「能力太強會被討厭,能力不足更討人厭」──事實上,女性或許不只在職場上得面對這樣的難題,因為在父權宰制的社會結構裡,女性被期待或被要求的角色,常是某種「稱職的附屬」。「稱職」的標準因人而異,有的要求的是能力有的要求的是外貌,「附屬」的位置則相當明顯,不能成為真…

沙特持續危害自己的身體,他願意用健康搏取他的哲學

文/梅森‧柯瑞;譯/莊安祺 沙特曾說:「人可以不必花太多時間工作,卻依舊很多產。早上三小時,晚上三小時,這就是我唯一的規則。」不過,如果因此而以為這位法國哲學家的生活很輕鬆,那就是誤解。 沙特一生都懷抱著創作的狂熱,他的生活在每天六小時的工作和充滿佳餚、美酒、藥物和菸草的精彩社交生活之間擺盪。在典型…

【讀者舉手】從別人與懸擱,短暫的逃離限制:讀《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

文/傅元罄 與大部份哲學家不同,沙特(Jean-Paul Sartre)除了哲學理論的描述和建構之外,還特別喜歡寫「人物傳記」。沙特讓自己沉浸在歷史人物的過去,思考事情如何發生,以及他們在其人生中的「關鍵時刻」,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人的境況 會有這樣的不同,是因為沙特想到了、特別強調了我們生活…

波娃總被描述為「沙特的伴侶」,直到《第二性》出版

文/愛德華多.因凡特;譯/黃新珍 請讓我介紹眾所皆知的「女權之母」西蒙.波娃。無論你對女權運動是支持或嗤之以鼻,你都一定要了解這位哲學家的思想。在你不瞭解女權主義前,你無法選擇任何立場加入這場辯論。 波娃出生在巴黎最豪華的宅邸。她家非常富有,有嚴格的道德和宗教規矩。她父親是名享有盛譽的律師,思想保守…

文化是從土地裡長出來的,我們不再是故鄉的異鄉人——專訪十月店長鄭麗君

文/愛麗絲 「那時候我們常開玩笑,問對方『你是頭上有記號的人嗎?』」鄭麗君笑談高中讀北一女時,在光復樓窗台邊,曾發生許多言猶在耳的青春對話。 赫曼.赫賽的《徬徨少年時》中所言「頭上有記號的人」,指的是在追尋自我的人,「追尋自我是需要勇氣的,必須反思自己的生活、面對自己的怯懦。」那段對知識渴求、對自我…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我們應該要認識對這個世界想法很不一樣的人

有人認為讀傳記的動力之一是觀察成功人士的奮鬥過程,有人認為讀傳記的用處之一是學習成功人士的致勝祕訣,有人喜歡傳記裡把傳主一生講得波瀾萬丈的情節(村上春樹問過:有不波瀾萬丈的傳記嗎?),有人的重點在名人八卦。 這些目的沒有什麼好壞對錯,不過對於傳主的選擇,倒是可能因此失之偏頗──選政治、金融等領域的知…

沙特說,自欺就是逃避自由,它是一種你對自己說的謊

文/奈傑爾・沃伯頓;譯/吳妍儀 如果你能夠時光旅行回到一九四五年,到巴黎一間名為雙叟的咖啡館,你會發現自己坐在一個雙目圓瞪的矮小男人附近。他一邊抽菸斗,一邊在一本筆記本裡寫字。這個男人是沙特[1],最知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也是小說家、劇作家與傳記家。他大半輩子都住在各家旅館裡,在咖啡館寫下大部分的作…

如何展覽「思考」?Doxa校園哲學展的觀察和啟發

2019年7月30、31日兩天,萬華剝皮寮演藝廳有一個特殊的活動。遊客走進兩間教室大的挑高明亮空間,從工作人員手上取得一張卡片,卡片上印了三個問題: 愛情是________ 自由是________ 正義是________ 遊客順著展間走,兩邊有設計感的看板,整理了關於這三個問題的可能意見和生活案例。…

我的譯本是台灣版,但原汁原味──專訪《白鯨記》譯者陳榮彬

文/犁客 「其實我最早的翻譯練習,」陳榮彬說,「譯的是講義。」 陳榮彬唸成功高中時加入校刊社,開始接觸哲學,「放學之後大部分同學去補習,我都跑去重慶南路的書店看書,中國哲學、西洋哲學,或者尼采,後來喜歡歐陸哲學,讀的就是法國、德國思想家的東西,總之什麼都看。」 高中讀尼采可能有點似懂非懂,不過早早接…